(相關資料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企業是營商環境的服務對象,也是創新的主體。
4月28日,在青島市新聞發布會上,市科技局副局長劉學輝介紹,青島有6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100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就提升這些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的獲得感方面,市科技局探索出了三項比較有特色的措施。
以園筑巢。孵化器、眾創空間、科技園區是廣大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集聚地,處于營商環境的“最后一公里”,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在孵化器方面,市科技局建設標桿孵化器,形成專業孵化服務能力,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最高獎勵1000萬元。作為標桿孵化器的青島市工業技術研究院,依托其專業化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助力某企業獲得2000萬元貸款,銷售額從50萬元到500萬元再到5000萬元跨越式三級跳。目前,全市經認定的孵化器131家,其中國家級21家,累計服務入駐企業9700余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600余家。
以賽為媒。連續兩年爭取到承辦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領域賽,探索顛覆性技術“發現-遴選-培育”機制。某企業的新型高精度磁性測量儀器項目獲首屆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領域賽優勝獎,市科技局推薦這家企業獲得省重點研發“顛覆性專項”支持900萬元,之后又獲得千萬級融資。此外,我們還舉辦了多項廣受關注的賽事,為企業搭建資源對接平臺。例如,某公司去年榮獲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青島賽區)成長組專項領域一等獎,參賽期間得到投資機構青睞,當年獲得4450萬元股權融資和300萬貸款,還新增了海外項目訂單。又如,市科技局聯合高新區組織第七屆中國創新挑戰賽(青島),建立“揭榜”攻關快速響應機制。某公司在創新挑戰賽上提出了超高分子材料研發需求后,迅速與青島大學團隊達成合作意向。
以云搭橋。聚焦中小企業創新需求,探索“云端研發”新模式,通過大數據平臺、工業互聯網等方式集聚各類創新要素,解決中小企業研發條件薄弱、研發意識不強等問題。“云端研發”一端鏈接高校院所科研機構,一端連接科技型中小企業,解決企業線下投資研發機構的創新貴、創新難問題。目前已注冊云上研發中心約2500家,幫助企業發布創新需求1千余項,推薦創新資源1萬余項,幫助企業完成產品升級、工藝改造約1千項。例如,某港資企業需要解決“冰箱支腿自動化裝配”問題,云端研發為其匹配到武漢理工青島研究院團隊和青島一家機械有限公司,所提供方案預算遠低于企業預期。
下一步,市科技局將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為契機,探索更多更好的做法,不斷讓廣大科技型企業得到實惠、感到真情,在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上充分發揮好主力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