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株油用牡丹枝繁葉茂,長勢喜人。記者 陳暖 攝
【資料圖】
“這就是我們在寧夏固原種下的上萬畝油用牡丹?!弊蛉?,記者見到寧夏瑞丹苑油牡丹產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林錦云時,他正通過手機“智慧平臺”查看距離福州2000多公里的牡丹種植情況。
黃土旱塬,也能種牡丹?透過方寸屏幕可見,一株株油用牡丹枝繁葉茂,長勢喜人?!昂图兇獾挠^賞性牡丹不同,油用牡丹耐旱耐貧瘠,且渾身是寶,花瓣做茶,花籽榨油,丹皮還能入藥,經濟價值高?!绷皱\云說。
過去的固原,難見牡丹。在福建援寧工作隊的牽線搭橋下,固原原州區通過閩寧對口科技協作項目,引進閩商林錦云投資創辦的寧夏瑞丹苑油牡丹產業有限公司,開始在河川鄉的大片荒山上試種油用牡丹。
初植牡丹,欠缺經驗,項目在品種選擇、管理技術上栽了跟頭,首批苗木水土不服,成活率不足40%,虧損了上百萬元。在福建援寧干部和農業專家的指導下,林錦云總結經驗,自己選種、育種,再小范圍試種。經反復嘗試,產業園內的油牡丹成活率達到90%,種植面積開始逐步擴大。
經過5年的精心栽培,油用牡丹進入豐產期,每畝產出200公斤左右果實,每畝純收入最高可達3600元。此外,基地里1400畝元寶楓、1200畝文冠果也有了穩定收入。
牡丹籽油不僅“潤”了旱塬,也富了當地村民。村民童金梅從一開始的臨時幫工,到經技術培訓后成為基地里持證上崗的“農機好手”,隨后又憑借突出的組織能力,晉升為管理人員,工資也漲到了每月4500元。
在童金梅的帶動下,其他村民也紛紛加入公司?!澳壳?,公司已就近吸納300多名村民就業,人均年收入2萬多元?!绷皱\云說。
公司還與福建省農科院、寧夏農林科學院合作,創建“龍頭企業+基地+科研院所+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農戶可將土地流轉收益和田間管理投入作為股份,公司提供種苗、肥料,科研院所提供技術指導、培訓,豐收時采收回來的牡丹花瓣和油籽也將由公司收購。
眼下,油用牡丹種植面積達1.58萬畝,在貧瘠的土地上開出一片花海,成為固原乃至寧夏牡丹花種植面積最大的基地。隨著產業園規模逐步擴大,如何暢通銷路、擴大需求以壯大產業成為發展的重中之重。
“消費帶動生產,生產帶動就業,就業就能帶動振興。”常年往返福州、固原的林錦云發現,很多寧貨難以“出山”,而福建消費者對寧貨認識不足,或者“想吃卻買不到”,于是他萌生了在福建開設寧夏六盤山特產館的念頭。
不到4年時間,寧夏六盤山特產館在福州遍地開花,搭建“寧貨閩行”橋梁,目前特產館已達15家,銷售38家寧夏幫扶企業特色原生態農特產品,截至目前,幫助銷售寧夏農副產品1.1億元。
如今在產業園內,牡丹山莊打造的鄉村旅游農家樂吸引了大量游客,而山莊所在的寨洼村也搖身一變,成為全國鄉村旅游示范村?!敖酉聛?,公司還將加強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建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并計劃在福州建造深加工工廠?!绷皱\云說。(記者 藍瑜萍 實習生 宋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