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ry Ellison在演講中提到開放的多云戰略
(資料圖片)
一年一度,Oracle OpenWorld改成Oracle CloudWorld,Oracle有意加入云元素,按照Oracle的說法:Oracle為客戶提供完整的云生態系統,在提供OP(本地部署)解決方案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OCI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
Oracle創始人拉里·埃里森曾經不止一次怒懟AWS,責備AWS拋棄Oracle數據庫,轉而選擇自研云數據庫。但從現在來看,數據庫可能是云計算最難的部分之一,亞馬遜自研云數據庫有象征意義。
隨著云計算的普及,埃里森對云的看法也顯然出現了改變,多云戰略是他今年的演講重點。
大多數用戶都會使用2家以上的云服務商所提供的基礎架構,而且往往與更多的SaaS云提供商合作,這是Oracle多云戰略切入的前提。
另一家新生代數據庫廠商Snowflake顯然給了Oracle一些啟示,其所提供的數據倉庫產品和Oracle數據庫有相似之處,但Snowflake天然生長在多云上,而且沒有上個時代的IT包袱,Oracle想要完全復制Snowflake,不現實也沒必要。
埃里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大方承認,Oracle在云計算方面沒有先發優勢,但他同時提及,Oracle在 1990 年代也在數據庫市場上落后,但后來成為了主導者。“那么我們最終是如何擊敗 IBM 的?我們更快、更便宜、更安全、更可靠。(云市場)沒有魔法,我們必須更快、更便宜、更安全、更可靠。”
值得一提的是,Oracle與Azure達成了深度互聯,應用程序可以運行在Azure上,但數據庫可以運行在Oracle的OCI上,通過高速鏈接實現業務跨云運行。
這種深度合作還體現在“網絡出口免費”,一般云服務商之間奉行“入云免費,出云收費”的政策,對于客戶來說是一個軟綁定,而Oracle的OCI和微軟的Azure之間的網絡完全免費,客戶可以在Azure的控制臺中直接完成Oracle OCI中的數據庫創建與操作。
雙方的合作基于共同的“敵人”——AWS,不過合作也有一定風險,微軟Azure豐富自己的云數據庫,Oracle豐富自己的云基礎設施,某種程度上依舊是競爭關系,當某一方覺得收益小于預期,或者外界壓力不那么大的時候,雙方未來可能也會調整自己的合作方式。
同樣的邏輯適用于Oracle的其他云廠商的合作,例如Oracle MySQL的Heatware database也可以運行在AWS、Azure和Oracle的云端基礎架構上,Oracle看到的機遇是多云戰略,其他云廠商看到的是Oracle的高價值客戶,商業競爭本就是博弈論。
與此同時,Oracle也在改變自己過去的刻板印象。Oracle公司高級副總裁及亞洲區董事總經理李翰璋提到,中國很多中小企業以及電商,都采用Oracle的OCI作為公有云里的關鍵平臺。而且Oracle云基礎設施(OCI)性價比非常高。Oracle對云供應商的價格全球統一,特別在中東、非洲等區域,價格優勢更明顯。
“絕大多數中國的客戶都說Oracle便宜,認為Oracle貴的一定是用的老版本,Oracle現在是‘便宜’的代名詞。”甲骨文公司副總裁及中國區云平臺總經理吳承楊補充表示。
從SaaS到PaaS、IaaS自上而下愛的布局來看,Oracle和AWS等云廠商也是天然不同的,大型公有云廠商幾乎不提供SaaS應用,而Oracle Fusion ERP云、HCM云等都是很好的客戶抓手,Oracle希望客戶盡可能在內部完整地得到想要的應用。
此外,Oracle和英偉達的合作也得到深化,雙方宣布推出多年期的合作新項,Oracle會投入超過1萬顆GPU進行AI計算,對于部分急于開展人工智能業務的用戶有一定吸引力。(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作者 | 張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