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 12月12日,一年一度的雙十二電商購物狂歡節,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眾多電商平臺紛紛推出網上購物盛宴。在這樣的日子里,地產開發商旭輝也將自己的物業平臺擺上了貨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日早間,旭輝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宣布,為紓緩流動資金壓力及為業務營運提供資金,擬通過投標程序出售該集團持有的全部旭輝永升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股份,該股份約占后者已發行股本總額的23.26%。截至公告日,旭輝已邀請潛在投標人競投旭輝永升服務股份,并已就投標程序展開初步討論。
據同花順F10網站顯示,截至6月30日,旭輝永升服務前三大股東分別為Spectron Enterprises Limited、Elite Force Development Limited及Best Legend Development(PTC)Limited,持股比例依次是23.21%、20.72%及8.77%,該3家企業最終控制人均為林中先生、林峰先生及林偉先生等一致行動人。由此可見,盡管本次旭輝永升服務出讓股權頗多,但仍不會導致該公司實際控制權產生變化。
從股價上看,旭輝選擇了一個股價高點來出售旭輝永升服務,后者截至12月9日收盤價為6.26港元/股,較前一日漲幅14.44%,較10月31日低點1.73港元/股股價漲幅為261.85%。
目前,旭輝永升服務總股本為17.49億股,若不考慮股價折讓等因素,旭輝將從此次股權出讓回籠資金25.47億港元。
作為旭輝旗下的物業板塊,旭輝永升服務規模及盈利能力可觀。2022年上半年,旭輝永升服務收入為人民幣31.62億元,同比增長53.6%;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3.77億元,同比增長33.4%。
截至6月30日,旭輝永升服務于中國117座城市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及增值服務,總合約建筑面積2.91平方米,其中在管總建筑面積2.08億平方米。
與之相反的是,作為母公司的旭輝卻在地產下行環境中陷入了流動性泥潭。
11月1日,旭輝發布內幕消息稱,自2022年10月至今,無法與其于2022年10月內有還款義務的境外債務項下的所有債權人達成既可以讓旭輝控股集團補救延遲還款問題,又同時能夠維護旭輝控股最佳利益以顧全旭輝控股所有持份者利益的協議。
由此,旭輝正式官宣違約。截至11月1日,其境外債務總額約68.5億美元,到期未付的本金和利息總額約4.14億美元。
11月25日,旭輝方面收到一份由某債權人向香港特別行政高等法院提交的清盤呈請。好在這一風波最終有驚無險,三天后旭輝公告稱,在經過一番溝通之后,上述債權人溝通后已同意無條件撤回清盤呈請,預計正式撤回需要一至兩周。
選擇出售旭輝永升服務部分股權,是旭輝美元債違約一個多月以來做出的較大“賣子回血”動作,這對旭輝而言或許是無奈之舉。
業內人士指出,物管部分作為優質資產,在進行處置時能夠更容易地找到買家;另一方面,房企開發端規模若受到限制,物業管理部分想象空間也會受限。
再者,近期隨著房地產行業“三支箭”支持融資政策陸續落地,國內開發商正逐漸走出黎明前的黑暗,旭輝更需要進一步為自身爭取流動空間。
根據旭輝披露的就境外債融資問題全面解決方案最新進展,顧問(法律、財務和其他顧問)對該集團資本結構、資金流動性等的評估及盡職調查工作正穩步推進。旭輝表示,已通知協調委員會其計劃于切實可行的情況下盡快且不晚于2023年第一季度向債權人及其他持份者提交全面解決方案供考慮。
在這期間,旭輝也積極把握境內融資機會。11月末,該公司向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表達150億元儲架式注冊發行意向,相關注冊工作正在推進過程中。
進入12月,旭輝又進一步獲得了光大銀行與郵儲銀行授信支持,合作業務領域主要圍繞房地產開發貸款、按揭貸款、并購貸款、債券承銷與投資、預售監管資金保函等。
其中,光大銀行分別與旭輝在內的10家房地產企業舉行銀企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提供意向性融資總額合計2600億元;郵儲銀行上海分行將為旭輝提供不超過100億元意向性授信額度。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物業公司股價有較大幅度反彈,近期業內又出現了一波出售股權的“小高潮”。
11月22日,金科服務公告表示已被博裕集團要約收購,緊隨要約截止,博裕集團持股34.63%,超過金科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12月2日,德信中國在美元債投資人會議上透露,旗下德信服務集團正在談判出售;12月11日晚間,碧桂園服務宣布,控股股東楊惠妍擬配售2.37億股,總代價50.55億港元。
那么誰是潛在投標者?成為旭輝永升服務股權出售事項的最大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