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飲用水水源告急,水電大省或再面限水限電“連環(huán)困局”
面對發(fā)生在川南多地的水源告急,每個人都不應是局外人。
(資料圖片)
文| 龍之朱
連日來,四川涼山出現(xiàn)持續(xù)晴熱高溫天氣,受高溫少雨天氣影響,涼山州會東縣城鎮(zhèn)居民生活飲用水水源告急。5月29日,當?shù)刈詠硭景l(fā)出通知呼吁廣大市民節(jié)約用水,其中一條“過于頻繁洗澡并不對皮膚健康有好處,每月以2-4次最為適宜”的建議,引發(fā)公眾熱議,還沖上了熱搜。
很多人開始調侃自來水公司的這條建議,忙著論證一個月洗幾次澡更健康。其實,這仍是一件以極端方式引發(fā)關注的公共事件。撇開該洗幾次澡的喧囂,更值得關注的,是漸行漸近的缺水缺電之虞,是如何去破解困局、保障民眾的基本用水需求。
不獨涼山會東縣生活飲用水水源告急,內江威遠縣城市供水也已進入應急狀態(tài)。當?shù)匚ㄒ坏淖詠硭緩?月30日起實行分時限壓供水,另一應急水源取水量只能維持幾天。
實際上,也不是只有今年川南才開始缺水。多年來,降水豐沛、河流眾多的四川省,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像內江還是全國108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涼山盡管擁有145條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以及邛海等23個內陸淡水湖泊,但同樣屬于缺水城市。
這或許與一般人的認知不符,但真實的情形就是這樣。在城鄉(xiāng)用水主要依靠地表水的情況下,一旦豐水期來水偏枯,水庫蓄水不足,水資源就會非常緊張。
就威遠而言,長葫水庫是威遠縣城唯一飲用水水源,目前總庫容只有2000萬立方米,扣除死庫容800萬立方米,可用水只有1200萬立方米。長葫水庫同時還為自貢供水。威遠一天用6萬多立方米,自貢用13萬立方米。這樣算下來,如果不降雨,就只能維持60天左右。
至于金沙江等地表徑流,水質常年渾濁,無法作為安全飲用水,盡管可以用作農(nóng)業(yè)用水,但滴灌抽水成本高達每噸5元,并不經(jīng)濟。
與此同時,降水量減少已導致當?shù)鼐用裼盟叨染o張,長此以往,也必然會影響發(fā)電,從而可能出現(xiàn)先限水、再限電的疊加式連環(huán)困局。事實上,去年夏季高溫時期,因降水量顯著下降,以及高溫導致的用電負荷加大,四川曾出現(xiàn)限電情形。
慘痛的往事仍有隱痛,而缺水缺電的焦灼也一再警醒人們,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拿出實實在在的措施,開源節(jié)流,合理高效分配資源,讓民眾免于缺水的恐慌。
具體而言,首先仍是要科學規(guī)劃、合理分配水資源。
既然總量不足、新水不確定,那就有必要區(qū)分輕重緩急,合理安排生產(chǎn)生活用水。在保障次序上,先保民眾基本生活用水;在灌溉用水上,各地要想方設法,比如采取補貼的辦法,引導農(nóng)民搞滴灌,免于與生活爭水。在城市綠化美化用水上,也要注意節(jié)約,避免浪費寶貴的水資源。
其次,水資源緊張,廣大市民也應積極節(jié)水、共渡難關。
當此之時,應該放下“每個月洗幾次澡”的討論,這也不是抱怨指責的時候。不妨從自身做起,盡量“一水多用”,以實際行動共克時艱。
當然,從長遠看,則需要標本兼治,提高水資源的轉換和利用效率。
據(jù)央視日前報道,四川內江6月將投產(chǎn)又一座再生水廠,屆時這個城市將有5座再生水利用設施。廢水或雨水經(jīng)適當處理后,達到一定的水質指標,這樣的再生水就會成為內江城市發(fā)展重要的“第二水源”。
應該看到,很多看似自然而然的事情,也時有險情。不止四川,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水旱災害時有發(fā)生。權威資料顯示,中國有4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缺水地區(qū),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08座嚴重缺水,1.6億多城市居民受影響。而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為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這也提醒人們,面對發(fā)生在四川涼山、內江的缺水困局,每個人都不應是局外人——給予高度關切,并從現(xiàn)在開始,未雨綢繆。節(jié)約用水,無論何時都值得積極提倡。
撰稿/龍之朱(媒體人)
編輯/徐秋穎
校對/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