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今日熱點 > 熱點追蹤 > 正文

    學生信息泄露不只在人大,網上最低1元就能買到200條

    2023-07-08 22:44:28    來源:澎湃新聞    

    當個人信息被用于顏值打分時,信息裸奔時代的人們再一次憤怒了。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畢業(yè)生馬某某涉嫌在校期間非法獲取學校內網數據,收集全校學生個人隱私信息,并公開發(fā)布在網站上進行顏值打分。目前,北京海淀警方已經依法刑事拘留馬某某,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資料圖】

    當事件曝光時,中國人民大學在校生小琳的第一反應是驚訝:“他是通過什么方式獲取這些數據的?從哪里獲得的”,隨之而來的是憤怒以及被冒犯的厭惡。

    澎湃新聞梳理了近三年52份學生個人信息泄露的相關裁判文書,試圖探究到底是誰在泄露學生信息,哪些環(huán)節(jié)出了紕漏,又是誰應當為此負責?

    廉價的個人信息:1元能買200名學生的信息

    這52份判決書透露著與學生個人信息泄露相關的“罪與罰”。

    有39份明確了信息泄露的主要類型——個人基本信息、學校信息是泄露最多的信息類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院校、專業(yè)、班級等。此外,不法分子還獲取了身份證、貸款信息等更敏感的個人信息。

    除了學生相關個人信息外,學生群體的信息泄露往往還伴隨家長個人信息的“裸奔”。據不完全統(tǒng)計,有53%的學生信息泄露案件涉及家長個人信息泄露。

    而這些個人信息的單價極其低廉,《王某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一審刑事判決書》顯示,不法分子僅花費1千元就買到18萬條學生信息,約等于只花1元就可以買到200個人的信息。

    不同類型的個人信息在泄露、組合后,成為不法分子進一步實施侵害的“原料”。而這些侵害又往往以電信詐騙的形式出現。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qū)人民法院于2020年審理的案件中,被告人王宜恒利用事先在網上購買的學生家長個人信息和QQ號碼,使用偽造的培訓通知書,冒充子女身份,以需繳納培訓費為由,多次騙得被害人錢財共計人民幣76120元。判決書顯示,被告人王宜恒犯詐騙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等,數罪并罰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三個月,罰金5000元。其中,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部分,判處有期徒刑三個月、罰金3000元。

    通過梳理多份判決書的量刑標準可以看到,在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刑罰上,會考量信息泄露體量、犯罪手段、犯罪目的等多方面因素。

    對比《蔡滔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一審刑事判決書》(下稱蔡滔案)及《張曉東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一審刑事判決書》(下稱張曉東案)兩份判決書可以看到,被告人均被判處4年9個月的有期徒刑,但涉案的個人信息體量卻差異顯著。

    蔡滔案涉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1603萬條,非法獲利3.8萬元;張曉東案涉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27.9萬條,非法獲利238美元(約1723元)。法院指出,由于張曉東案在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中,使用了侵入、控制他人計算機等手段,情節(jié)特別嚴重,量刑上要重于其他類似公民個人信息泄露體量、獲利的案件。

    專家:企業(yè)等單位應設定并實施數據合規(guī)制度

    關于馬某某獲取學校內網數據的途徑,目前尚不清楚。而在以往案例中,不少犯罪分子是借著“職務之便”,獲取大量學生個人信息。52份裁判文書中,至少有1/3都是此類情況。

    一則曾被多家媒體報道的案例是,成都多所高校學生突然發(fā)現他們“被就業(yè)”,有企業(yè)盜用了他們的身份信息,用于逃稅。而信息泄露的源頭是,某保險公司員工泄露了其在職時獲得的學生信息名單。

    上述案例都告訴我們,學生信息泄露的漏洞往往在于接觸到數據的員工。

    而學生個人信息泄露的責任通常歸咎于個體,不會落到公司頭上。在52份相關文書中,僅有兩例是公司需要為個人信息泄露負責,而其他50例都是由個體來承擔責任。

    一份判定公司違法的文書提到,某教育咨詢公司法定代表人從網上購買了27萬余條學生信息,并雇傭他人使用這些信息,以打電話、上門免費授課等方式推銷教育軟件。該公司借此獲利至少六萬元。最終法院判定該公司及其負責人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并合計處以14萬元的罰金。

    在此次人大學生信息泄露事件中,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創(chuàng)始合伙人麻策認為,馬某某可能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而學校和學生間因為沒有“犯罪合意”,學校一般不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一般來說,需要綜合考慮犯罪行為是否為單位利益而實施、是否以單位名義實施、是否經單位決策、違法所得是否歸單位所有、單位是否明知應知等因素來考慮企業(yè)等單位是否構罪。”麻策告訴澎湃新聞,但如果學校違反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經監(jiān)管部門責令采取改正措施后拒不改正,致使用戶的公民個人信息泄露,則可能以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來定罪處罰。

    不過,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都對運營單位賦予了必要的法定義務。麻策說,企業(yè)等單位應當在內部制定并實施數據合規(guī)制度,采取必要組織和安全權限措施,比如設置信息安全部門,指定個人信息保護負責人。此外,企業(yè)等單位也應當培養(yǎng)員工的數據合規(guī)意識,明確違規(guī)紅線,以此來隔絕或減少員工的犯罪牽連概率。

    在大規(guī)模信息泄露事件中,麻策建議用戶直接報警,尤其是當個人信息仍持續(xù)面臨擴大化泄露風險的情況下,而企業(yè)等單位也有義務通知用戶,“目前鮮有企業(yè)會實施通告,這無疑會影響用戶采取保護措施的時機”。

    關鍵詞:

    上一篇:俄烏沖突第500天,澤連斯基登上蛇島發(fā)了段視頻
    下一篇:最后一頁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观看|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亚洲AV一宅男色影视|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制服| 亚洲邪恶天堂影院在线观看|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三 | 亚洲嫩草影院久久精品| 亚洲欧洲日韩不卡| 亚洲精品偷拍无码不卡av| 亚洲1234区乱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处破女第一次亚洲18分钟|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