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上海CBD的辦公樓里,經常流傳著關于弟弟的故事:“弟弟很帥”,“弟弟身材很好”,“弟弟像只小奶狗天天黏著我”。“弟弟”是個充滿魔力的稱呼,只要從姐姐口中叫出來,就會引起同事們的一陣雞叫。如果你注意觀察生活的話,就會發現姐弟戀是現在最流行的事兒,對于姐姐們來說,一場年下戀能讓她們從暗淡的生活中解脫出來,重新燃起生命的激情。
【資料圖】
我們通常會把男大女小的戀愛視為正常。鑒于男人至死是少年,所以他們無論多大年紀,都喜歡二十歲左右的女孩兒。但女孩兒們似乎沒這個需求,她們更希望找一個比自己大幾歲的男生。早些年,戀愛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是“大叔”,是“霸總”。誰沒幻想過跟一個成熟多金的霸總戀愛呢?他可以為你遮風擋雨,買房買車。于是人們說,女生天然需要安全感。
但現在情況變了,女孩兒們意識到,與其坐在叔叔的寶馬里哭,不如開著自己的寶馬逗弟弟笑。她們不再是被支配的,男人身后的女人,或者將安全感寄托在別人身上的人。姐弟戀是命中注定,是大勢所趨,是姐姐們對自我的不斷增長的認可與肯定。她們渴望甜甜的戀愛,想扮演關系中更成熟理性,為對方提供安全感的那個人。
姐姐愛弟弟,弟弟也愛姐姐
擱幾十年前,姐弟戀是一個問題。人們似乎本能地無法接受女大男小的搭配,于是只能用“女大三,抱金磚”這樣的利益許諾解釋這種關系。老輩人說,“寧可男大一輪,不可女大一辰”,理由通常是,“年紀大的男人會疼人”。
但現在,我們是時候給姐弟戀正名了。姐姐們在朋友圈放肆撒糖,在微博豆瓣小紅書上曬弟弟,收獲的只有其他姐姐的羨慕。在類似場景中,弟弟們大致被分為“小奶狗”和“小狼狗”。如果你經常逛社交媒體的話,會發現在吹噓對象比自己小多少歲這件事上,男人和女人出奇地一致。年齡比女方小的男性被稱為“年下男”,代表著活力、天真卻熱烈的男性(大部分情況下,他們帥氣得很)。男性朋友們也樂得被如此夸贊。總之,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姐弟戀大多數時候都是可以接受的選項。
樸睿鉑爾《2019-2020年中國年輕人情感調查報告》中發現,在被調研的1053人中,有80%的男性和60%的女性明確表示可以接受姐弟戀,明確表示不能接受的只占總人數的24%。
跟我們的直覺相近,越年輕的人,對姐弟戀接受度越高。
探探2019年發布的《95后戀愛報告》中有對姐弟戀人群更具體的畫像,數據顯示,90.7%的95后男生接受姐弟戀,在所有年齡段中占比最高。與此同時,學歷越高、收入越高的人,對姐弟戀的接受程度越高。研究生以上學歷對于姐弟戀的接受比例為74.5%,2萬元月收入以上用戶為75.8%。另外還有地域差異,在大城市上海,接受姐弟戀的人群比例最高。
談戀愛這件事就像開盲盒,深入交往之前,你也不知道對方是陽剛男還是媽寶男。年齡是參考維度之一,但不是唯一的。B站視頻“姐弟戀比例超40%,姐弟戀香在哪里?”的7833條評論里,有567條關于戀愛年齡差距的看法。在用樸素貝葉斯算法進行機器分類后,我們發現,68.1%都表示年齡差距并不重要。
談論戀愛這件非理性的事時,人們留下了理性的評論:“不是所有弟弟都幼稚,也不是所有哥哥都成熟”,“不要被年齡蒙蔽住自己的雙眼,還是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
雖然對姐弟戀的接受度更高了,但傳統的慣性仍在。從年齡差的角度看,姐姐們還沒有對伴侶一視同仁。
在后浪研究所《2022年輕人理想伴侶報告》中可以看到,戀愛關系中最被年輕人接受的年齡差距是3歲以內,其中男性有54.30%,女性有49.19%,而多大都接受的只占極少數。《探探社交報告:北上廣深單身女性在線社交洞察》中則提到,雖然有39.5%女性可以接受大自己10歲以內的男性,但只有12.9%可以接受小自己10歲以內的男性。
在姐弟戀這件事上,不要以為姐姐們只是玩玩兒。2019年南京大學風笑天教授的研究顯示,從1990年到2010年,全國范圍內“男小女大”的婚姻比例由13.3%上漲至15.2%。
各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杭州辦理結婚登記的共有59827對,其中女性年齡大于男性年齡1~4周歲的有11427人,占女性結婚總數的19.1%。安徽的數據也差不多,女性較男性大1~3周歲的有93141對,超過結婚總數的兩成。
如果按照這個數據進行假設,全國姐弟戀結婚的比例在20%左右。中國姐弟戀婚姻體現出比較明顯的增長趨勢,在世界范圍內也是如此。
日本著名女性雜志《an.an》的調查發現,在496名16-35歲日本男性中,有55%的男性青年明確表示愛慕“姐姐”,32%的承認目前交往的女友比自己大,平均年長2.82歲。
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英國姐弟戀婚姻的比例比25年前增長了一倍。調查指出,26%的初婚男人娶了比自己年長的女人,20%的初婚女人嫁給了比自己年輕的男人,這一比例比25年前分別高了13個百分點和7個百分點。
姐弟戀香在哪?
不管對姐姐還是弟弟,姐弟戀都能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姐姐眼中的弟弟,“年輕”、“可愛”、“單純”,鮮嫩的少年,就像啄殼的小雞一樣朝氣蓬勃。他們青春有活力,而且體力好——我的意思是,逛街時能像小跟班兒一樣幫忙拎包。想象一下吧,當你姐妹的老公已經大腹便便,每天以摳腳為樂的時候,你身邊的小伙子依然能扛米上八樓,你必將在閨蜜間收獲羨慕與崇拜。
面對弟弟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們既young又naive,而你早已經歷過社會的鐵拳,漫長風雨在你臉上留下的不止是皺紋,還有智慧和閱歷。每當他們犯傻,你就能輕而易舉地用長者的姿態教育他們,傳授人生智慧和社會經驗。當然也不忘安撫,輕輕地摸著他的頭說,“沒關系,你還有我呢,小傻瓜。”就像你喜歡看的霸總文里,霸總所做的那樣。
我們收集了知乎“有經歷過姐弟戀關系嗎?”和“姐弟戀是不是真的沒結果?”兩個問題下的701個回答,用關鍵詞總結出姐弟戀眼中的對方。
“摟著老公的細腰走在街上有成就感。睡前拍拍老公的翹臀有成就感。把他打扮得漂漂亮亮有成就感。跟他講人生大道理有成就感。分手嚇哭他有成就感。下好了套讓他跳,跳進去之后恍然大悟難以置信純真又敬佩的樣子,更讓人有成就感。”
而弟弟眼中的姐姐,“溫柔”、“體貼”、“不作不鬧”。她們不是青澀的小女生,需要無時無刻的關注,或者用各種手段證明你愛我,以及你愛我有多深。弟弟們不需要回答角度刁鉆的送命題,姐姐已經經歷了生活的磨煉,才不在意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她們似乎個個是獨立自信的女強人,我做不了的決定姐姐可以做,我搞不懂的事有姐姐教,我買不起的東西姐姐能買得起。
姐姐們的安全感或許來自經濟基礎的加持。偶像劇《下一站幸福》中有句臺詞:“二十二歲的女性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是三十二歲有啊。”當女性不用在物質和精神上仰視另一半,自然有資格向往平等甚至有掌控感的愛情。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顯示,2020年各類高等教育中女生占比均超過男生。第四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顯示,名下有房的女性比10年前增長了3.4%。
原先人們沉迷事業有成的“大叔”、“霸總”,他們給人提供安全感。但當女性的安全感可以自給自足的時候,大叔就變成了大爺,霸總也不過是個可笑的油王。相比之下,活力十足、善良可愛的弟弟們能提供更多的情緒價值。
在很多姐弟戀關系中,女性都體現出更強的話語權。我們對知乎“姐弟戀會很累嗎?”等問題下的相關回答進行篩選標注,發現有41.0%的經歷者提到了女方更有話語權,在結婚、花錢等家庭大事上“當家作主”。
你也想無痛當媽嗎?
雖然弟弟們年輕可愛,但當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問題總會出現。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2018年的調查顯示,雖然67%的人能夠接受姐弟戀,但也有超過一半的人對于姐弟戀的未來充滿擔憂。
最突出的問題是,弟弟們容易把姐姐當媽。52.4%的受訪者認為姐弟戀中的男性容易一直長不大。如果男性不夠成熟,而女性又基于年長者的身份對男性處處忍讓,很容易讓男性產生依賴,也讓女性常有種當媽的感覺。
弟弟的“可愛”、“單純”與姐姐的“無痛當媽”、“無薪保姆”本來就是一體兩面。隨著戀愛時間增長,再強大的姐姐也有可能會累。
“跟養兒子一樣 ,一切東西都是我在考慮,出去旅游,規劃是我,收拾東西是我,看地圖找路是我,做家務是我,真的超累,連他以后的工作規劃也得是我。”
“刪了對方不止5次,每次都是覺得累了看不到希望,不想再繼續拖著。”
“說是姐弟戀,其實就是媽寶戀。”
姐姐們本想體會愛情,卻無意中體會到母子親情的疲憊,任誰都會覺得虧。一個人的成熟在面對另一個成熟的人時才有價值。
跟所有的戀愛模式一樣,姐弟戀也需要面對柴米油鹽、雞零狗碎。經歷了你儂我儂的甜蜜后,為了讓這份感情長久維持,還需要雙方都做到“成熟”、“包容”、“堅持”、“理性”。這些也是經歷過姐弟戀的“過來人”們強調最多的詞。
“姐弟戀想要幸福的關鍵,還是兩顆心的相互包容、彼此理解、平等相待、真誠溝通。”
“男生成熟穩重,女生包容大度,這樣子都能走到最后。”
“姐弟戀有好結果,是因為弟弟善良、溫和、情緒穩定。”
“男方心理年齡和成熟度比女方大,也有責任心和照顧家人,就可以走到最后。”
愛情一旦發生,就值得被贊美。這原本就跟兩個人的年齡、地位和性別無關。姐弟戀的原因是姐姐喜歡弟弟,弟弟也喜歡姐姐。最好的故事是,姐姐無需為了所謂的安全感,尋找在物質上符合期待的男人;弟弟也不用為女大男小而感到壓力。一個更好的世界是,我們做選擇時唯一需要考慮的,只有愛和快樂。
?撰文&數據|鏑數李逸堯 鏑數李璋 編輯|郝庫 設計|鏑數盧瑞豐
騰訊新聞出品內容,未經授權,不得復制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參考文獻
風笑天.“姐弟戀”婚姻數量猛增了嗎?——一個錯誤研究結果被媒介追捧的啟示[J].東南學術,2019(01):50-59+246.DOI:10.13658/j.cnki.sar.2019.01.007.
王品芝. 67.0%受訪者能接受"姐弟戀"[J]. 時代郵刊,2018(3).
李潔.從日劇《今天不上班》看當代日本社會的“姐弟戀”現象[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8(03):72-77.
樸睿鉑爾《2019-2020 中國年輕人情感調查報告》
探探《2019年95后戀愛報告》
后浪研究所《2022年輕人理想伴侶報告》
國家統計局《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
中國婦女報:第四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主要數據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