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悟能
(資料圖)
編輯|王新
1、12比1,不平等的對話
首先,雙方對話不平等,在兩人的對話中,李國欣說了12句話,王驍只說了1句話。
在對話中,不是說的多的人具有話語權,也不是說的少的具有話語權。但是,兩人對話中,李國欣的用語多是求乞。
“王書記好”、“王書記早”都是必備問候語,“王書記,在您百忙之中”顯出尊重。
李國欣全部對話中,去掉兩處求助用了“你”字,其余全部用了心字底的“您”,這證明兩點:第一,尊重;第二,兩人并不是至交好友,一般至交好友不至于如此客套。
另一個證明尊重的,還是李國欣在對話中8次感謝的表達。感謝的用詞分別是:謝謝、感謝,有一處感謝前面還加了“萬分”。
第三個是乞求的用詞。對話中,李國欣用了“求求你”、“需要您出手”、“需要您的支持”,還用了3次“懇請”,用了3次“救救”,用了1次“致敬”。
2、舉報人的話術:本土特色濃郁
其次,李國欣的勸說話術,具有本土化特色。
他先給出的理由是: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好,井噴發展、非常好的賽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重點提到,不僅對拉動經濟、盤活產業鏈具有巨大作用,也有望成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
李國欣的上述論述是想說服王驍,這個行業是風口行業,值得投入,值得提供抵押貸款擔保。
第三,李國欣分批分程度介紹了企業的困難。
在2022年10月17日,李國欣只是表達了雷丁的打法和定位不同——做讓城鄉百姓買的起的車,并懇請當面匯報。首次微信對話,李國欣并未提及企業困難和訴求。
在2022年10月20日的網絡對話中,李國欣終于說明了來意。他先在此表達要向王驍當面匯報工作,隨后點出需要幫助。
李國欣介紹了企業的困難:如果不再繼續幫我們續貸提供抵押物支持,將會直接導致我們融資無法延續,會直接造成公司資金鏈斷裂、企業停工停產、銀行查封追貸、員工失業、供應商經銷商鬧事的失控局面。
李國欣把情況說到失控,其實也是為了當地政府能為企業提供貸款抵押支持。
此后的兩次對話,李國欣求助訴求出現了變化,從此前的繼續提供續貸提供抵押物支持,變為有序撤出續貸提供抵押物,以求一個緩沖期。因為一直未獲回復,李國欣第二次說出“因您的一個決策全完了”的話語,從此可以看出,雷丁情況愈加嚴重。
在獲得王驍僅有的一次婉拒式回復后,李國欣的話術又出現了改變。他不光列出停貸的企業停工停產、銀行查封追貸等后果,還列出了員工失業、經銷商上訪鬧事這些令人頭痛的后果。這一次,李國欣還首次提出了一個概念:營商環境。上訪鬧事和營商環境是為政者掛在嘴邊的高頻詞匯,誰都會感覺到分量。話術劑量增大后,王驍不再回復。
在最后一次向王驍“網絡匯報”時,李國欣說明了為何此次續貸事關生死的原因:如果不續貸,融資資本就不會入場,目前融資30多億,只交割了2億。
在最后一次“網絡匯報”中,李國欣還試圖用造車具體案例來說明雷丁值得一救:就像當年合肥救蔚來,杭州救零跑。
3、縣委書記回復值得玩味,事起停止貸款抵押
在所有的對話中,王驍只說了一句話,但很有意思,也很值得回味。
“謝謝您!我既沒有安排擔保、也沒安排抽抵!您和相關單位銜接好吧!祝福!都不容易。”
在這句加上標點符號才39個字的話中,王驍先客套地表達感謝并送上祝福。此句話中最重要是——“我既沒有安排擔保、也沒安排抽抵”,這句話表明,雷丁在當地投資建廠,王驍并沒有參與決策,與其無關。第三,王驍讓李國欣去和相關單位銜接好,這就婉拒了李國欣的繼續提供貸款擔保的可能。或者說,如果提供貸款擔保,也不是王驍的事情。
續貸問題需要回到當初雷丁收購車企獲得資質說起。
2019年,雷丁汽?收購野馬汽車,當時昌樂縣政府為企業提供了13億擔保貸款。2022年7月,昌樂縣政府擔保貸款陸續到期,縣委書記王驍不再提供續貸,才出現上面的求助對話。
李國欣稱,他近半年多次求助,甚至提出愿意把企業一半股份無償轉讓給政府,王驍都未答復。
去年11月,雷丁汽車官宣獲得32 億元融資,濰坊市濰城西部投資發展集團領投,11月底開始陸續到位。
但是,此次實名舉報信息顯示,32億融資是有條件的,即昌樂縣政府要為雷丁提供抵押物續貸。
王驍不同意,只送祝福,才導致舉報事發。
李國欣在小年夜舉報信中,指出王驍的問題是:第一,為彰顯地方政績,逼迫企業虛報產值46.83億元;第二,為彰顯個人政績,以求獲得提拔重用,還逼迫雷丁之外的當地大企業虛報產值數百億元;第三,定性王驍追求“紙面繁榮”創造個人政績。
李國欣2007年到昌樂創業,2008年成立雷丁汽車,產品是老年代步車,2016年至2018年銷量連續三年蟬聯低速電動車銷冠。后因國家對低速電動車政策調整,明確提出嚴禁新增低速電動車產能,雷丁轉型殺入新能源汽車行業。
雷丁汽車轉型,使出的兩大手筆是:收購陜西秦星汽車和川汽野馬汽車,獲得新能源汽車、商用車、特種車,傳統燃油乘用車、客車的生產資質。但是,雷丁推出三款產品因缺乏核心競爭力,并未翻出水花。
從2022年10月開始,上百名經銷商陸續曝出雷丁收到全款后不發車,且有一年之久。雷丁汽車中高層主動降薪。
“去年我差點把一個供應商推給雷丁,幸虧沒有推,不然慘了。”一名不愿具名的車企高管告訴《超源力》,雷丁目前看,已經無力回天。
他分析稱,首先,他造車與當地深度捆綁。小年夜實名舉報,說明深度捆綁的互信已不存在。其次,雷丁的產品缺乏競爭力和品牌力,愿意接受的不多。“現在他手里可能只有資質了,但是如果一定期限內不生產,牌照就會被注銷。”
“懸了。”上述車企高管說。
借用王驍的回復里一句作為此文結束: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