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4月以來各個庫點陸續發出收滿或停收預告,大豆現貨價格持續回落,月度跌幅最高達340元/噸。當前收儲已經結束,失去支撐后,大豆現貨價格預計一段時間內會繼續保持偏弱運行,短期內關注是否會有新的政策利好釋放。東北地區氣溫逐漸回暖,地溫和墑情總體適宜春耕春播工作的順利開展,關注今年大豆實際播種面積如何變化。中長期內大豆供大于求的格局仍然存在,市場悲觀預期不減,大豆期現價格仍面臨向下壓力。
本輪收儲工作結束,現貨價格月內顯著下跌。3月9日起,中儲糧在黑龍江、內蒙古兩大主產區開啟2022年國產大豆收儲任務,預期收購200萬噸。本輪收儲除設定部分質量指標外,不區分大豆蛋白等級,收購價格保持在5530-5550元/噸,帶動大豆現貨價格企穩回升。彼時下游需求正經歷“寒冰期”,貿易商從農戶手中收購大豆后送至庫點成為產區余糧消耗的主要途徑。隨著氣溫回升以及播種期臨近,農戶售糧積極性高漲,然而,受制于庫點倉容有限,多數庫點外排車壯觀,送糧車隊入庫等待時間拉長,高昂的壓車費用擠占貿易商利潤空間,迫使其壓低基層大豆收購價格。
本輪收購于4月30日結束,4月以來陸續有庫點發出收滿或停收預告,余糧消耗再次受阻,市場觀望情緒濃厚,貿易商收購愈發謹慎,疊加終端需求始終無明顯改善,大豆現貨價格持續回落。截至5月5日,黑龍江地區大豆凈糧(39蛋白及以上)采購價格5060-5140元/噸,較節前下跌60元/噸,月度跌幅達320-340元/噸。此外,市場上還存在部分等外豆,這類豆源不符合國儲收購標準,貿易商對這部分大豆的采購更為謹慎,其滯留在市場上仍未有明確去向,價格跌幅或更大,進而拖累整個大豆現貨價格。
當前大豆現貨價格重回買方市場主導,五一節后也未有官方消息明確表明后續是否還會開展收購或者有其他支持性政策出臺,失去支撐的大豆現貨價格或會繼續偏弱運行一段時間。
東北地區氣溫回升,大規模春播工作開啟。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截至節前,全國春大豆已播1440多萬畝,完成意向面積的11.2%(可推算出目前全國春大豆意向播種面積約1.29億畝)。同時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未來一周東北地區氣溫波動回升并且無強降雨天氣。氣溫回暖有利于加快土地的干燥速度,有助于種子的發芽和生長,還可以促進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動,有利于作物吸收養分。簡言之,東北地區地溫和墑情總體適宜春耕春播工作的順利開展。但就農戶種植意愿而言,受大豆玉米比價下行的影響,除部分積溫受限地區以外(這類地區不適宜種植玉米),部分農戶更傾向于選擇種植玉米。今年官方“出臺一攬子穩定大豆生產支持政策措施”、“加大大豆種植者補貼政策”,支持大豆擴種的態度鮮明。考慮到政策具備高度連續性和一致性,黑龍江省今年大豆生產者補貼大概率與其此前釋放的信號一致,達到每畝350元以上。若農戶能對此形成良好預期,或有利于其種植意向的轉變,從而增加大豆播種面積。
盤面月內跌幅較大,后市悲觀預期或難以扭轉。受全國消費復蘇進程偏緩的影響,春節以來大豆終端需求持續疲弱,供大于求的弱勢格局成為市場利空計價的主要邏輯,國儲收儲是為數不多的利多因素。而在4月各個庫點持續發布收滿或停收預告下,市場開始擔憂在失去國儲支撐后,豆市將重新走弱,并在盤面上交易這一計價邏輯,豆一盤面全線下行,所有合約均跌破5000關口,主力07合約節前最低跌至4840附近,為近兩年以來最低位,月度跌幅約8.8%。當前收儲已經結束,失去這一支撐后,盤面未來走勢仍取決于下游需求的改善情況以及是否還會有其他利好政策的釋放,但市場對下游需求悲觀預期較強,短期內難以有所轉變,因此,后續利好政策的出臺或成為盤面能否階段性觸底反彈的關鍵。
綜合來看,收儲結束后,市場重回謹慎觀望狀態,大豆購銷放緩,近期關注是否還會有新的政策出臺給予豆市指引。在大豆供需失衡問題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的前提下,中長期驅動仍面臨向下壓力,大豆期現價格重心或繼續下移,盤面單邊即使短暫反彈也建議以沽空為主。
(文章來源:中信建投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