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上周沙特和俄羅斯再度攜手收緊油市供應令油價在強勢回升,但在逼近今年4月高點時,油市多頭卻有些信心不足。
在7日沖高回落尾盤收跌之后,8日國際油價大幅回落,歐洲交易時段一度跌超3%,WTI原油曾跌破80美元/桶關口,布油也回落至84美元/桶下方。
供應端的利多影響弱化,削弱了短期油價的沖高動能。加上外圍市場美元指數強勢走高、德魯日巴管道泄露修復等消息,也加大了油價在前高附近的壓力。
(資料圖片)
外媒8日援引波蘭管道運營商PERN報道稱,該公司已按預期恢復了德魯日巴(Druzhba)石油管道的全部功能,此前該管道發現泄漏。德魯日巴輸油管道是全球最大的管道之一,能夠每日輸送200萬桶石油。兩條管道從波蘭中部向德國輸送石油的西段的總運力為每年2,700萬噸原油。
上周六,這條管道發生泄露的消息與上周沙特和俄羅斯繼續削減全球原油供應的消息疊加,推動本周一國際油價刷新了6月底來這輪漲勢的新高。
不過,自4月沙特宣布自主減產的消息刺激油價跳漲10美元以后,供應收緊的話題就一直縈繞原油市場。期間雖然不乏墨西哥原油鉆井事故、輸油管道泄漏等階段性影響供應的事故,但畢竟有關供應的故事已經講述了四個月,市場多少顯露出疲態。
從盤面表現來看,在本次沙特宣布延長減產、俄羅斯表態削減石油出口之后,國際油價兩連陽之后便沖高回落。而上周,盡管美國石油協會(API)的庫存數據創紀錄下降、進一步印證油市供應緊張猜測,但油價當日卻大幅收跌。
在供應端利多影響減弱的同時,原油需求端能否維持高增速也存在疑問。8日盤中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商品進口降至202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令市場對美國消費需求前景的預期保持謹慎;而8日早間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原油進口總量為4369萬噸,較6月下降18.8%,雖然同比仍增長17%。
加之8日歐洲股市大幅回落,美元指數沖高至102.75、進一步逼近103關口,也給包括原油在內的商品帶來壓力。有分析人士表示,近期供需面似乎相對立的消息加劇了市場的緊張情緒,短期油價或將傾向于從庫存數據中去獲得指引。
值得注意的是,產油國通過強化供應收緊來穩定油價的意圖依舊明顯。沙特官方媒體周二(8日)報道,沙特內閣當天重申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盟友采取預防措施穩定油市的支持。
而基于對季節性油品需求的期待和對產油國減產努力的認可,機構仍多對油價持積極看法。德國商業銀行在日前將布油三季度末的價格預期上調至90美元/桶,此前預期為80美元/桶;將WTI原油三季度末價格預期提高至85美元/桶,此前為75美元/桶。瑞銀當天也表示,對油價保持積極態度,并預測布倫特原油價格將在2023年底達到每桶90美元。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