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補習的難點,恰恰就是現行教育體制的痛點,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賦,而學校只是把那些善于做題的、能記住標準答案的孩子給篩選出來。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林小英教授在訪談節目《十三邀》中有段精彩論述,她說中國教育太喜歡推出所謂的成功樣本了,把單一標準當作全部,遮蔽了很多人的才華。
今天我就帶大家看一所打破單一標準、尊重個體需求、專為高考生補習文化課的學校——石家莊成達學校(成達高考補習學校)。
這里采取封閉式管理,內部教學樓、宿舍樓、操場、食堂、活動中心一應俱全,表面看跟普通高中沒啥區別,走進宿舍樓我就震驚了。樓道里鋪的是地毯,房間里鋪的是地板,整體定制的上下鋪,干濕分離的衛生間,還配有智能馬桶,水果、零食可以放在冰箱里,中央空調保證冬暖夏涼,再加上每天都有專人保潔,我覺得就像住酒店一樣。校長說,這是為了給學生營造家的感覺。
他們認為學習吃苦是在用腦方面,不是在生活方面,否則就是沒苦硬吃。他們相信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只有在生理、安全和歸屬感得到滿足后,才會激發自我實現的需要,也就是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正因如此,成達高考補習學校的學生還能自己安排一些課外時間。想一個人安靜地復習和閱讀,這里有寬敞明亮的自習室隨時開放。腦子學麻了,想要身體產生多巴胺讓自己放松一下,這里還有專門的運動場館。甚至在周末的時候,學校還會組織不回家的學生來一場小型音樂會,這可是藝術生們大放異彩的舞臺。
成達高考補習學校還有一個讓我很感慨的地方就是,為了備戰高考,這里沒有掛滿那些給孩子們打雞血的標語,什么要成功先發瘋、下定決心往前沖。用林小英教授的話說,人生萬米長跑,到高三才跑了100米,你怎么認定他就成功了呢?
在這里,我見到最多的是一幅幅精美的蝴蝶標本,它們都有著色彩斑斕的夢幻之翼。原來,孩子在入學時會得到一個毛毛蟲玩偶,畢業后,學校會送給他一幅蝴蝶標本,寓意化繭成蝶。
當然,你可不要以為成達高考補習只是為了給孩子提供情緒價值,他們在教學管理方面一點都不會放松。教研團隊都是來自一中、二中等名校的退休老師,執教經驗非常豐富。在高考語文、歷史科目中,他們更是直接押中了答案。本科上線率和錄取率都在95%以上。
這些都證明高考生在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文化課方面同樣能爆發出巨大潛力。
而更重要的一點,說起來也挺扎心的,孩子在學校里學到的這些知識,走向社會后十有八九都用不到。真正決定成敗的是持續學習能力。可現在大部分學校只是對孩子進行服從性訓練,通過大量刷題提高成績,折損的卻是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有的甚至在社交方面也出現了問題,那就走向抑郁了。
成達高考補習學校作為一家民辦培訓機構,居然還成立了黨支部,對學生進行思想熏陶,并且每周堅持公益活動,組織學生給環衛工人送早餐。這些貌似跟考試無關的東西,卻能讓孩子更早認知社會,樹立正確三觀,用持續學習能力幫自己更好過完這一生。
而且成達學校針對成績優異的考生推出了大力度的學費減免政策。希望他們都能在這里安心備戰高考,超越自我極限,當拿到屬于自己的美麗蝴蝶時,不僅是慶祝成功,更是為了回憶青春、紀念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