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今日熱點 > 國內資訊 > 正文

    世界動態:成功護航!中國電科22所圓滿完成護航神舟十六發射任務

    2023-05-30 11:16:29    來源:半島都市報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5月30日9時31分,神舟十六號載人航天飛船點火發射,并取得圓滿成功。來自青島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下稱“中國電科22所”)再一次圓滿完成神舟系列飛船發射保障任務。在今年的五四青年節,中國電科22所載人航天工程技術團隊還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榮譽。


    【資料圖】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項艱巨而自豪的任務。”中國電科22所載人航天工程技術團隊成員張永宏說。

    我們必須百分之百成功

    發射、點火、起飛……

    伴隨著一聲指令,火紅的焰尾拔地而起,巨大烈焰騰空沖天。

    5月30日9時許,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保障區的張永宏,終于松了一口氣。

    “看到神舟十六號飛船發射時騰空升起的巨大烈焰,我感到無比自豪,我懸著的心也終于落了地。”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后,張永宏第一時間分享了他的感受,雖然已經多次參與載人飛船發射任務,但針對這項國家重大項目,張永宏絲毫不敢懈怠。

    張永宏介紹,5月29日下午,他和團隊就已經完成所有設備的調試工作,“因為多次參與神舟飛船發射工作,所以我們的設備都已進入常態化運轉。雖然我們對自己的技術很有信心,但我們每個人都嚴陣以待。”張永宏說,昨天晚上他們一直很晚才睡,今天早晨不到6點就起床,前往發射場。

    “我們的設備是關系到航天員生命健康安全的核心主戰裝備,所以我們絲毫不敢馬虎。”張永宏說,飛船發射階段,是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中風險最高的環節之一,如果火箭在點火升空以及飛行過程中出現意外,飛船將在逃逸塔牽引下迅速與火箭分離,啟動應急返回程序,從而保障航天員的安全。

    “科學沒有百分之百,但我們必須百分之百成功。”張永宏說。

    提前一個月保障10余個應急搜救點

    此次中國電科22所載人航天工程技術團隊共有20名成員參與神舟十六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保障工作,分布在不同保障點。

    張永宏介紹,在發射過程中,中國電科22所共有30余臺套自主研制的機載、車載、船載定向儀,他們分別裝備在直升機、運輸機、搜索車輛、救助船舶等多樣化的搜索平臺上,沿飛船飛行軌道部署在我國陸上、海上十余個應急搜救點上,猶如一雙雙“慧眼”默默地為載人航天飛船發射升空提供科技支撐。

    為了順利完成此次保障任務,張永宏和團隊成員提前一個月就開始了對沿飛船飛行彈道部署的10余個應急搜救點進行設備部署、調試工作。

    “我們4月底就開始了對海上應急搜救點進行設備布放、調試。”張永宏說,其中,太平洋上最遠的一處應急濺落區距陸地4000余海里,來回一趟需要海上航行20多天。團隊科研人員克服強烈的暈船反應,每天在風高浪急中進行開機檢查,并按操作規程測試、標校,保持設備時刻處于最佳狀態,全程“緊盯”飛船發射狀態,持續保駕護航。

    5月20日,海上應急搜救點全部完成設備調試后,張永宏就來到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對這里的設備進行最后的調試、確認工作。在主著陸場,團隊成員根據任務安排,多次參加直升機天地對接演練、地面車輛搜索演練和手持式設備搜尋演練工作。

    5月29日下午5點,張永宏和團隊就已經完成所有設備的調試工作。

    每次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電科22所都要沿飛行彈道部署應急搜救力量。有人搭乘搜救直升機和汽車趕赴飛船落點,有人跟隨搜救船提前部署在數千公里外的海上應急濺落區。

    “希望我們的裝備備而不用,但必須常備不懈。”張永宏說。

    自主研發“千里眼”

    張永宏口中的裝備是指中國電科22所自主研發的定向儀。“定向儀能夠即時接收返回艙發出的‘呼叫’信號,鎖定返回艙的準確位置,堪稱‘千里眼’。”張永宏介紹,這個“千里眼”的最大優勢,是可以不受外界環境條件、氣候條件的影響,無論風霜雨雪還是白天黑夜,無論大漠戈壁還是遠洋深海,它都能夠全天時全天候工作,為航天員的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為了能更好地發揮“眼睛”的作用,團隊人員會對每一臺參試設備進行巡視檢查,不放過每一個細節,仔細檢查測試設備各項指標,保證設備能夠在任務期間正常工作。

    張永宏介紹,定向儀的研發并非一帆風順,定向儀是靠接受返回艙發射的信號來定位的,但最初引進的國外設備只能在返回艙直立著陸的正常狀態下接收信號。

    然而,返回艙的著陸狀態,可能是直立,也可能是傾倒。傾斜或倒下之后,信號的極化方式就發生了改變,國外設備無能為力。“我們團隊創新使用虛擬交叉合成技術,可以準確跟蹤到飛船在任何狀態下發出的信號。這是團隊自主研發的新功能,也是領先于國外產品最突出的特點。”張永宏說,這項技術不受外界氣候、環境等條件的影響,無論白天黑夜還是風霜雨雪,無論戈壁大漠還是遠海大洋,定向儀都能夠全天時全天候工作,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

    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

    上世紀90年代初,伴隨著國家載人航天工程的啟動,中國電科22所載人航天任務團隊便成立了,自成立起該團隊便以工程代號“921”命名。

    30年來,921團隊始終堅守“為航天器著陸回收提供科技支撐”這一初心和使命,幾代人接續奮斗,創造了我國航天器著陸回收史上的多個第一,第一臺“車載定向儀”、第一臺“船載定向儀”、第一臺“機載定向儀”,并圓滿完成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五號載人航天搜救保障任務。

    在今年五四青年節期間,中國電科22所載人航天搜救回收技術團隊獲得第2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

    “上世紀90年代,我們接到載人航天返回搜救研制任務時,困難重重,沒有資料、沒有經驗、沒有數據。一無所有的我們只有滿腔報國志。”作為團隊中的“老大哥”張永宏說:“祖國信任我們、所里支持我們,我們沒有理由不全力以赴。”

    “能夠成為‘921’的一員,見證并參與祖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太幸運了。”張永宏說,20年前,我們仿制國外同類設備;現在,我們自主研發的設備已經演化到第三代,核心指標全面領先,形成了海陸空三位一體的搜救網絡。這條從模仿、跟蹤到突破、超越的創新發展之路越走越通暢。

    30年來,伴隨著國家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戰略征程,921團隊也踐行十六字載人航天精神,在逐夢的征程上也留下了一個個光輝的身影,其中有耄耋之年仍然矢志不渝的老科學家,有榮譽等身依舊堅守一線的領軍人物,也有銳意進取不斷成長的青年專家,更有矢志航天的年輕一代。

    伴隨著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斷付出,中國電科22所在“為航天器著陸回收提供科技支撐”這一領域不斷進行著技術突破,先后研制出“天地通”短波通信系統,船載短波/超短波定向儀、機載定向儀、機載指揮平臺和模擬雙頻信標機等返回搜救設備,形成了海陸空三位一體搜救手段,被譽為搜救飛船的“眼睛”,為載人航天工程作出了重要貢獻。

    關鍵詞:

    上一篇:天天快訊:神舟十六號飛船上的青島科技元素
    下一篇:最后一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片老|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 中文字幕 亚洲 有码 在线| 亚洲无av在线中文字幕|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日做天天做日日谢| 亚洲AV成人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99亚偷拍自图区亚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老司机| 中文字幕在线日亚洲9|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另类古典武侠|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 亚洲国产高清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