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下午,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福建省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近日,省政府印發了《福建省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高地。經過多年布局發展,福建省生物醫藥產業已初具規模,部分產品競爭優勢突出,重點園區集聚效應顯現,一批重點企業、重點平臺在提升檢測能力、開發防治產品等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在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但仍存在產業規模偏小、龍頭企業數量較少、創新能力不足、專業化園區較少、服務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
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強調要主動搶占先機,推動生物技術賦能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明確產業發展重點方向和區域布局,做大做強創新型領軍企業,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實施方案》主要包括總體要求、重點領域、支持舉措和組織實施四個部分。《實施方案》提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到2025年,全省醫藥工業營業收入力爭達到1200億元,打造一批龍頭骨干企業、重點創新產品、技術研發和公共服務平臺、特色產業集群。聚焦發展生物制藥、化學藥、中藥、高端醫療器械、生物制造、生物醫藥服務等六項重點領域。
《實施方案》從六個方面精準施策、靶向發力。一是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包括對創新產品臨床試驗和產業化、一致性評價的獎勵,對布局建設高水平創新平臺的補助等。二是統籌產業發展布局。主要形成以廈門和福州為創新核心區,漳州、三明、南平、莆田、龍巖、寧德、泉州等為產業集聚區的“兩核多區”產業發展格局,進一步完善園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配套。三是做大做強企業創新主體。包括培育高質量創新主體、支持企業轉型升級、推動“走出去”和“引進來”等3個方面。四是完善服務體系。包括強化臨床研究服務、提升審評審批和檢驗檢測服務能力、優化知識產權服務、推動通關便利化、促進閩臺生物醫藥產業融合發展。五是加快創新產品應用推廣。包括優化醫保服務體系、支持開展應用示范、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六是加強要素保障。包括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加大投融資引導力度、優化土地保障和環保準入管理等3方面配套措施。
發布會上介紹《實施方案》組織實施,福建省建立省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召集人的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下設綜合協調、項目推進、技術攻關、審批服務、市場應用、財政金融服務等工作專班,統籌協調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工作。持續加大對生物醫藥產業的財政支持力度,2022-2025年,擬安排省級專項資金近10億元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其中,單個企業在臨床試驗方面的支持力度,一年最高可達1億元資金補助;同時,為重點打造廈門生物醫藥產業高地,對落地廈門的CRO、CMO等產業應用基礎平臺,也納入省級財政支持范圍。還將研究設立政府財政資金參與的省級生物醫藥產業引導基金,孵化培育一批早中期、初創型生物醫創新創業企業。加大惠企政策宣傳力度,建立政策兌現落地的管理監督機制,強化動態跟蹤監測和分析評估,包括每年度對政策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監測評估。
發布會上介紹,《實施方案》還有以下特色亮點:突出對標先進。結合福建省實際,加大對創新產品研發生產的支持力度,包括對創新藥、改良型新藥開展臨床試驗和一致性評價的獎勵,對新建CRO、CMO等產業平臺給予最高5000萬元補助,相關舉措支持力度位居全國前列。突出系統全面。形成覆蓋“研發+臨床+制造+應用”全產業鏈的政策支撐體系,營造更加優化、更加符合需求、更加具有吸引力的產業發展生態。比如:從前端的研發項目、高水平創新平臺補助,到產品臨床試驗、實現產業化獎勵,以及產品應用示范推廣的配套需求,全面強化提高支持力度。突出問題導向。充分聽取省內企業、高校院所、高端人才等訴求和建議,針對產業發展的堵點難點痛點提出有針對性的支持舉措,加強審評審批擴面提速、完善“衛健—醫保—企業”面對面機制等服務保障,重點解決創新產品應用“最后一公里”難題。(記者 林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