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農業“雙搶”時節。廣大農民戰高溫,抓農時,搶收早稻,搶種晚稻,田間地頭一派熱火朝天景象。今年上半年,福建農業農村經濟保持穩中有進良好態勢: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81.8億元,同比增長4.6%,高于計劃數1.1個百分點;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1%,比全國高1.3個百分點。
守好“米袋子”“菜籃子”
【資料圖】
7月底,寧化縣湖村鎮千畝稻田喜迎豐收。糧農搶抓晴好天氣,開鐮搶收早稻。現代化收割機在金色稻浪中來回穿梭,割稻、粉碎秸稈、裝車一氣呵成。今年,全鎮早稻預計總產量600噸。
盛夏時節,福建奏響豐收進行曲。
春糧豐收到手,全省春糧面積83.2萬畝,總產量24.6萬噸,單產295.5公斤,均比上年有所增長;夏糧穩中有增,全省早稻種植面積146.1萬畝,比去年增加0.5萬畝,目前收獲已進入尾聲;秋糧生產有序推進,中稻插秧387.9萬畝,超計劃0.6萬畝,晚稻插秧超過六成。
為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福建從調動積極性與挖掘潛力兩手發力。
12.1億元耕地地力保護補貼、2.6億元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1.5億元煙后稻種植獎勵資金、省級穩定糧食生產獎補資金……今年以來,福建穩糧惠糧政策力度不凡,真金白銀充分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耕地撂荒怎么辦?2020年,屏南縣試水“黨員干部認領一畝田”活動,以當地復墾地為主要認領對象。今年,這一做法從基層探索走向全省推廣。全省已有33個縣(市、區)開展認領活動,推動撂荒地復墾種糧1.8萬畝。與此同時,福建向時間和空間要增產潛力,推動耕地輪作、間作。上半年,全省新增果茶園間作旱糧約1萬畝、大棚輪作水稻約2萬畝。
既要守住“米袋子”,也要拎穩“菜籃子”。
豬糧安天下。目前,豬肉市場供應充足。截至6月底,全省能繁母豬存欄94.8萬頭,生豬存欄937.6萬頭、同比增長0.3%,生豬出欄823.4萬頭、同比增長5.4%。在經歷了一季度持續低迷行情后,本輪“豬周期”在二季度迎來重要節點。5月開始,生豬價格止跌回升,目前已超過盈虧平衡點。
我省蔬菜、水果、茶葉、食用菌、肉蛋奶、水產品等重要農產品同樣實現全面增產,產量分別達到658.1萬噸、139.7萬噸、24.4萬噸、74.7萬噸、178.4萬噸、446.7萬噸,分別同比增長4.1%、6.9%、6.7%、5.0%、5.0%、4.5%。
特色現代農業迎來新增長點
日前,農業農村部公布2022年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名單。閩西禽蛋產業集群入選,成為我省繼武夷巖茶、福建食用菌之后的第三個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為福建禽蛋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我們正著力打造集‘蛋雞養殖、飼料加工、有機肥加工、屠宰冷鏈、禽制品加工、現代物流’為一體的現代蛋雞產業園。”清流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葉峰說,作為9個項目縣(市、區)之一,清流縣現有蛋雞存欄150萬羽。4個在建項目全部建成后,全縣蛋雞存欄量將達到285萬羽。“十四五”期間,這個數字將超過500萬羽。
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福建的策略是培育鄉村產業“圈”狀發展格局,推動鄉村特色產業向適宜區集中、向產業園區集聚。
今年以來,福建特色產業集聚態勢進一步增強,新創建1個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累計3個,新創建漳平市和永春縣2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累計7個,新創建7個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累計44個,全省已培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101個。
一系列特色現代農業項目撬動農業有效投資。今年福建實施的850個現代農業重點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新增投資232.7億元、占年計劃62.4%;新開工重大水利項目113個、占年計劃81.3%,完成水利投資230.8億元、占年計劃55.2%;新開工漁港4個,在建漁港項目完成投資2.7億元。
我省推出的紓困惠企政策,為特色現代農業發展保駕護航。
今年3月,我省推出無須抵押、純信用融資產品——鄉村振興貸。符合條件的企業可在線發起貸款申請,銀行受理5個工作日內完成貸款投放,單戶最高融資規模可達1000萬元,并享受利率優惠。上線3個月,鄉村振興貸貸款規模便突破10億元。截至上半年,全省已有10573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被納入“企業池”,累計發放貸款16.7億元。
鄉村建設成投資新熱點
霞浦縣濱海旅游有了新的網紅打卡點。
近日,霞浦縣環島景觀大道“東海1號”積石至閭峽段通車。該路段全長20公里,總投資3億多元,線路連接12個村莊,串聯起了灘涂、沙灘、海蝕地貌等景觀,沿途觀景平臺、旅游公廁一應俱全。
農村公路鋪就民生路、致富路。今年以來,福建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截至6月底,全省完成農村公路投資48.07億元,建設里程1638公里,分別占年度計劃的107%、109%。
鄉村建設是民生工程、惠農工程,也是帶動有效投資和擴大內需的重要領域。為推進鄉村建設,我省從2021年開始每年出臺一個鄉村建設品質提升實施方案。去年,年度6類19項重點建設項目完成總投資233.9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157%。
今年,我省又確定了農村水環境治理工程、居住環境整治工程、風貌管控工程、基礎設施提檔工程、樣板工程等5類工程共20項重點任務。截至6月底,已完成投資175.6億元,占年度210億元計劃投資的83.6%,總體建設超序時推進。
其中,鄉鎮污水配套管網完成建設708.7公里,完成率83.38%,完成投資7.5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74.9%;裸房整治已完成投資28.83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85.4%;年度重點打造100條鄉村振興精品示范線,策劃生成551個項目,已開工567個,已完成投資10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91.62%。
不僅僅是財政投入,鄉村建設領域也不斷吸引社會資本參與。
為破解農村基礎設施“有人建,沒人管”難題,福建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探索社會化運營管理模式。今年,我省計劃在21個縣(市、區),以縣域為單位實行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市場化運營,目前已有4個完成簽訂合同,7個完成招投標工作;在9個縣(市、區)實施以縣域為單位農村生活垃圾打捆打包市場化。(記者 張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