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午,在復旦兒科廈門醫院(廈門市兒童醫院),上演了一場特別的生命接力賽。上海、福建兩地的多學科專家們聯合手術為剛出生不到72小時的童童(化名)安裝心臟起搏器,為這么小的嬰兒安裝心臟起搏器,這在全省屬首例。
(資料圖)
醫生將1.7毫米的血管鞘放置于新生兒2mm右側的股靜脈,通過血管鞘將臨時起搏電極導管經股靜脈到下腔靜脈、到右心房,再到右心室,將起搏電極導管頭端放置于右心室的心尖部,刺激心臟起搏,讓新生兒的心率從50多恢復到120的正常水平。
手術由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心內科專家何嵐進行,通過血管介入為新生兒安裝臨時心臟起搏器。手術使用的小型號起搏器是連夜從上海調來的。
據了解,童童還是胎兒時就被發現胎心過慢,36周多便出生,出生后,童童心跳慢,血壓不穩定,被診斷為先天性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立即被轉至廈門市兒童醫院新生兒醫學中心。
復旦兒科廈門醫院新生兒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導程國強介紹解釋,簡單來說,心臟要規律地跳動,是由心臟一個叫做竇房結的地方傳出信號,指揮心房、心室收縮泵血;如果出現了房室傳導阻滯,也就是心房和心室之間的信號傳慢了、傳不到了,心臟就無法正常泵血,嚴重的話會威脅到生命。
它可分為I型、II型和III型,其中以III型最為嚴重,而童童所患的房室傳導阻滯就是屬于最嚴重的III型。因心率慢,心臟淤血,心臟增大,心臟供血不足,雖目前尚處于代償期,但如果情況持續的話,腦、腎、臟可能都會缺氧、缺血,將對新生兒身體器官造成不可逆損傷。
醫院嘗試使用藥物調節童童的心率,但童童對藥物不敏感,還出現呼吸窘迫的現象,最后決定安裝臨時起搏器手術治療。
因為孩子還很小,可能恢復心率,為此,何嵐通過血管介入為新生兒介入安裝臨時心臟起搏器,給孩子一個緩沖期。在這期間還能再找找心率慢的原因,如果能找到誘因,可以對癥治療,幫助孩子恢復正常心率。
為新生兒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手術難度在哪?
安裝心臟起搏器本身并不難,難的是為體重低于3公斤的早產兒做手術,因早產兒股靜脈較細。
何嵐說,童童出生第二天入院到隔天手術,心臟就明顯腫大了,血壓不穩定,這也造成手術中不好精準找到位置,手術涉及到新生兒科、心內科等多學科的配合。
在新生兒科、心內科等多學科的配合下,一個多小時的手術醫生克服重重困難,跑贏了這場特別的生命接力賽。為頑強的小生命加油!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 廖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