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品城區、現代城鎮、美麗鄉村,需要各方力量的積極參與。如何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吸引更多人參與共建共治共享,來看這兩個街鎮的新探索。
(資料圖片)
打造街區“文明共治圈”
“讓我們共同加入唐鎮街區的治理,加入唐鎮街區的文明創建,貢獻每一個人的力量,共同打造唐鎮街區的‘文明共治圈’。”當即將就讀小學五年級的韓雨諾與大家一起念出倡議書時,她已經對自己的“文明合伙人”身份有了更確定的認知。
近日,唐鎮正式啟動了街區“文明共治圈”的打造活動,作為唐鎮黨委政府實現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探索,以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創新舉措,邀請沿街商戶代表、居民代表、物業及居委代表,以及執法部門、道路養護部門代表擔任“文明合伙人”,共同參與街區治理,助力文明創建。
今年,唐鎮借助創建全國文明鎮的契機,從思想引領、精神風貌、人居環境、基層治理、鄉村振興五方面同時發力,以文明創建帶動區域發展。3月18日,唐鎮啟動“文明共創日”活動,遵循“為民、惠民、靠民”的宗旨,推出一系列參與度廣、體驗度深、影響力大的主題活動,并推出了“文明合伙人”這個全新的概念,以群眾性文明共創、社會文明責任共擔、鎮域文明成果共享為理念,通過達成文明共識的方式,組成文明義務和責任共擔的社會聯盟。
街區“文明共治圈”作為“文明共創日”活動組成部分,以街區為主場,召集居民區物業、居委,各條路上的沿街商戶,日常在街面上執法的城管、市場監管、聯勤聯動等人員以及常年對路面進行作業的保潔和道路養護人員等,以“文明合伙人”的身份加入街面社會治理,共同發布了“街區共治、文明共創”的共治圈倡議。
根據倡議,“文明合伙人”們將作為社區服務者、執法管理者、路面管理者、場所經營者等不同群體,發揮各自功能。例如,居委、物業服務關注范圍將從“圍墻內”擴展到“圍墻外”,通過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協調資源、暢通信息渠道,及時發現反饋街區治理常見問題,致力于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做街區共治、文明共創的“領軍人”。
沿街商戶作則承諾堅持誠信經營、遵守商業道德,共同維護門前市容整潔、環境衛生,維護用電和消防安全、做到垃圾分類投放,主動提供公筷公勺,倡導節約、光盤等,以主人翁的姿態做好街區環境秩序的自覺維護和管理。
雖然還只是一名小學生,但韓雨諾平時也經常與小伙伴們一起參與學校以及社區組織的各類志愿服務,為唐鎮的文明創建貢獻自己的力量。“我覺得,文明要先從自身做起,遵守各類行為規范。而作為一名‘文明合伙人’,我們以后還要盡己所能向不文明行為說‘不’,例如勸導亂丟煙頭、亂停車等行為。”在倡議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后,她更加明確了自己今后該做的事。
“文明共治圈”通過整合服務、管理、商戶、居民等多方力量,進一步推動街區多方主體協商共治,吸引更多“文明合伙人”加入,不斷擴大“文明共治圈”的“朋友圈”,從而實現社會自治共治,共建共享美麗宜居、文明和諧的現代化高品質唐鎮。
開展“美好社區先鋒行動”
為不斷推進“精品城區”創建工作走深走實,激發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滬東新村街道積極開展“美好社區先鋒行動”,以黨建引領探索創新社會治理,強化黨建匯聚滬東全域資源,發揮黨員先鋒力量建設美好社區。
日前,街道團工委與朱家門居民區黨總支聯手“小青周周到”志愿者團隊順應居民需求,打造社區空間微更新的“一尺青新(Zhu Garden)社區共享花園”,聚焦社區居民看得見、摸得著的小微公共空間,營造社區精致生活場景。
記者在朱家門居民區看到一塊呈長方形分布,約90平方米的空地。“原本是一處荒廢的剩余邊角空間,居民們都覺得閑置著怪可惜的,于是我們召集居民和志愿者,和街道團工委一起商量,大伙一致同意對該空地進行改造。”朱家門居民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帶你看社區 我是社區治理建造師”招募,小區了挖掘“小手牽引大手、子女帶動家長”治理路徑,同時,在花園改造過程中,吸納“小青周周到”青年志愿者力量,為社區治理注入更多熱情和活力。
“用一個個彩繪輪胎扮靚我們的花園吧。”正值暑假,在志愿者們的帶領下,社區里的小朋友們也紛紛參與進來,他們手持畫筆,認真勾畫輪廓、上色。經過刷底色、鋪背景、勾輪廓和填色等一道道工序,各種造型躍然于輪胎之上,讓輪胎來了個“大變身”。看著荒地變成了花園,大朋友小朋友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一尺青新(Zhu Garden)”成為了朱家門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更是一塊吸睛寶地。“美好的環境需要我們共同維護,我已申請加入維護小花園志愿者隊伍。”青年志愿者小李說。
下一步,街道將堅持黨建引領辦實事聚民心,通過一系列的微改造、微更新,以“小項目”撬動“大民生”,推動社區持續更新,吸引更多青年參與“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奉獻青春智慧,讓社區成為年輕人“喜歡滬東的理由”。
來源:浦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