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面臨小麥收割的農忙時節,迎來大量外地收割機跨區作業。有媒體發布一則“上百臺收割機因超寬超高無法下高速”的消息沖上熱搜,也有相關視頻在網絡流傳,有人稱“收割機車隊在高速公路出口滯留達5天之久”,引發諸多網友關注。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視頻顯示的高速路出口位于河南南陽市唐河縣唐河收費站。唐河收費站工作人員表示,每個站點都有視頻錄像,并沒有出現農機滯留,可能是出現通行緩慢,但并沒有出現擁堵幾天幾夜,擁堵500輛車。針對網絡上的傳言已報警,而且警方也在調查。
(資料圖)
5月25日以來,河南省出現大范圍持續陰雨天氣,嚴重影響小麥正常成熟收獲,這也是河南省10多年來遭遇的最為嚴重的“爛場雨”天氣。據中新社報道,河南省最新發布了7條重點措施,包括搶排田間積水、加強農機調度、抓緊烘干晾曬、強化服務保障、做好困難幫扶、加強調度指導、做好小麥收儲7個方面,積極搶收小麥,保障農民收益。據悉,河南全省組織成立600余個應急搶收服務隊,并對糧食烘干給予財政補貼。
收費站回應:
沒出現擁堵幾天幾夜的情況
針對網絡傳言已報警
5月30日中午,河南交通投資集團南陽分公司通過官方微信回應了這一事件,回應稱,5月22日當天從唐河收費站下站的收割機運輸車共計159輛,其中高峰時段為1時22分至3時2分,期間有24輛收割機運輸車集中下站并出現緩慢通行情況,原因是部分收割機運輸車未辦理《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導致查驗效率不高,其余135輛運輸車均有序順暢通行。問題出現后,立即增配查驗人員、提高查驗效率,采取容缺放行,當天即解決了車輛通行緩慢問題,不存在數百輛車擁堵5天情況。自5月22日至今,南陽分公司所屬11個收費站未再次出現車輛滯留、無法下高速等情況。
↑截圖
但隨后上述回應被刪掉。全國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回復紅星新聞記者,車輛載運聯合收割機以后車輛會超限,需要辦理大件運輸證。當時由于是一個車隊有許多車輛,需要工作人員現場勘查車輛,這需要時間。經過核實并不是網絡所說的滯留了幾天時間,而且隨后也沒有每天滯留很多運輸收割機車輛。目前整個河南省要求的都是快速放行,現在河南省開通了專門通道“秒辦”大件運輸證,在河南政務服務網申請,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秒批”。
隨后,紅星新聞記者撥打河南交通投資集團南陽分公司指揮中心電話,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網上的傳言不客觀,有證的車輛很快就通行了,沒有證的車輛需要勘查。隨后幾天因為車流量太大,可能出現通行比較慢,但沒有出現收費站為難的情況。
唐河收費站工作人員則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每個站點都有視頻錄像,并沒有出現農機滯留。可能是出現通行緩慢,但并沒有出現擁堵幾天幾夜,擁堵500輛車。平時擁堵超過10輛車就要上報中心。針對網絡上的傳言已經報警,而且警方也在調查。
河南南陽唐河縣小麥產區桐河鄉:
兩臺烘干機正時刻不停烘干小麥
收購價或會適當降低
據大象新聞報道,5月30日,經河南省政府專題研究決定,省財政緊急下撥資金2億元,專項用于小麥烘干,確保小麥質量、確保顆粒歸倉、確保農民收益。
唐河縣一位退休不久的老干部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此前歷年都沒有發生過收割機滯留的情況。唐河縣是小麥主產區、產糧大縣,小麥種植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在農技協調方面此前沒有出現過今年這種問題。當地小麥大多數仍為農戶種植,土地流轉程度不高,每畝能給農民帶來1000余元收益。以種糧大鄉唐河縣桐河鄉為例,每人可以分到農田1畝7分到2畝,每戶小麥種植在10畝以上,已經連續多年依靠收割機收割。因農時緊湊,恰逢降雨,小麥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受害。
紅星新聞記者撥打該縣縣政府和兩個主要種植小麥的鄉鎮桐河鄉、桐寨鋪鎮多位主要領導的電話,詢問收割機滯留是否影響小麥收割,以及小麥受害情況和善后情況,但電話均無人接聽。
桐河鄉農業中心的楊主任表示,桐河鄉小麥種植達到6萬畝,麥收較晚受害不是網絡所說的那么嚴重,目前兩臺烘干機正在時刻不停地進行烘干。昨日(5月29日)天晴以后,今日田里已經沒有積水了。小麥有發黑、發芽的情況,到時候收購價會適當低一些。
紅星新聞首席記者 吳陽
編輯 彭疆 責編 鄧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