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委27日披露,上海正全面加強勞動教育,瞄準解決學生不想勞動、不會勞動,專任教師匱乏,社會合力不足等瓶頸短板,在課程教學改革、教師隊伍建設、資源整合保障等方面拿出實招硬招。
上海出臺《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下一步“怎么干”。上海計劃推進“多元并舉”勞動教育課程、“知行合一”勞動實踐活動、“整合共享”勞動實踐基地、“精神涵育”勞動文化等“六大行動計劃”,推動上海勞動教育各項舉措落地見效。
據透露,上海市教衛(wèi)工作黨委、市教委正在研究制定勞動教育“十四五”規(guī)劃、勞動教育教學指南、勞動實踐基地資源圖譜作為配套文件,構建“1+3”的勞動教育制度體系。
學打行李結、做美味菜飯、制作創(chuàng)意卡套、改造打蛋器……記者了解到,上海“空中課堂”的勞動技術課程,從一個個有趣的日常生活情境出發(fā),引導學生參與力所能及的居家勞動及生產勞動,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掌握運用動手技能解決實際問題,點通創(chuàng)新靈感。
利用廢舊物品DIY小吸塵器、妙用水果網套制作便捷生活小工具、制作清新養(yǎng)眼的抹茶雪崩蛋糕……在親歷勞動中,孩子們出力流汗、接受鍛煉,也初步理解了平凡勞動中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意義。
上海根據大中小學各學段的年齡特點和接受意趣,按照螺旋上升、循序漸進的教育規(guī)律,整體設計了各學段的勞動教育內容。上海重構中小學生勞動技術課程,調整課程目標、實施方式等,力圖通過個體勞動與團隊勞動的結合等貼合時代性。上海還進一步探索勞動教育與中小學語文、歷史、物理、信息科技等學科課程有機融合。
上海市教委方面表示,社會是最好的勞動教育課堂,真實的國情民情是最好的勞動課程內容。目前,上海已有2015家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提供了81萬余志愿服務、公益勞動崗位,讓中小學生學生在出力流汗中經歷平凡勞動的艱辛與不易。
據透露,上海將在近兩三年重點建設3-5家市級綜合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滿足學生對于農業(yè)勞作、加工制造、創(chuàng)新實驗等系統化勞動實踐需求。
在高等教育中,上海將推動高校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方案,將勞動教育與專業(yè)教育、通識教育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有機結合,打造適合大學生的勞動課程天地。上海財經大學方面告訴記者,該校將勞動教育新要求有機融入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定勞動實踐課程的實施與考核方案。
開展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關鍵在教師。華東師大二附中婁維義老師是正高級教師、生物學博士。他在勞動課上帶著奇思妙想的孩子們在勞動中學習勞動,在創(chuàng)新中學習創(chuàng)新。據了解,近期,上海摸排了中小學勞動技術學科和各區(qū)勞技教育中心專任教師配備底數,研究勞動教育專任教師培養(yǎng)方案。(記者 陳靜)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