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小麗是一名在江蘇省南京市務工的農村婦女,因離婚財產糾紛,被前夫陳某用菜刀砍傷身體多處,致左眼盲目5級,損傷程度達重傷二級,而犯罪嫌疑人陳某因沉迷賭博本就負債累累,不具備經濟賠償能力。小麗一家為了治傷已花費40余萬元,小麗左眼還要進行眼球摘除手術,但兩萬元手術費對于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
南京江北新區人民檢察院受理本案后,依據案件實情,考慮到小麗若不盡早手術,會影響到眼部周圍健康組織,為其爭取到了兩萬元司法救助金,讓小麗得以及時進行手術。該院還將小麗的情況向區婦女聯合會作了通報,小麗被納入重點幫扶困難婦女,生活和工作有了持續照料。2023年3月8日,該案入選最高檢、全國婦聯聯合發布的加強司法救助協作典型案例。
這是南京江北新區檢察院能動履職救助殘疾群體的一個縮影。自2020年8月成立履職以來,該院在開展司法救助工作過程中,探索形成排查線索、實地走訪、心理救助、類案同救、形成合力“五步工作法”,最大程度發揮國家司法救助和社會化救助合力,為“最揪心”群體“雪中送炭”,先后辦理司法救助案件62件,發放司法救助金105.25萬元。
為嚴格落實“應救盡救”要求,全面排查檢察辦案中可能存在的救助線索,該院在落實司法救助線索“一案雙移”的基礎上,實行線索分包“一對一”跟蹤機制,做好不同訴訟階段的線索二次核查,拓寬司法救助案件來源。在個案救助標準的評估方面,該院全面總結已辦案件的類型、依據、金額,細化4類6檔不同情形下的救助標準,促進實現“類案同救”。
同時,針對部分申請人因肢體殘疾或智力殘疾存在出行困難的情況,由檢察官上門實地走訪,以照片、視頻等如實記錄申請人損傷情況、家庭生活情況等,并對社區和周邊群眾進行走訪,打通司法救助“最后一公里”。
“司法救助彰顯的是民生關懷,體現的是司法公信,關鍵是要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對癥下藥,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增強救助效益和效果,更好地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南京江北新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謝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