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市場最近有不少廠家頻繁大幅調價。此輪價格下滑速度快、幅度大,工廠再次競相降價的舉動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6月初,國內尿素價格經歷一波由中、下游補庫和印標消息帶動的反彈,價格由跌轉漲,部分地區漲幅達300元/噸。但近期主流區域價格松動,尿素企業報價紛紛大幅下調100至200元/噸不等,調整幅度大且執行力度強。
(資料圖片)
據了解,上周末起,國內尿素企業出現新一輪報價下調。截止到6月13日,就河南市場來看,企業報價從2250元/噸下滑至2050元/噸,累降200元/噸。
“本輪價格調整有著區域分化的特點,下調地區集中在山東、江蘇及東北等地,長江以南地區價格則呈現大穩小動的特征。”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劉書源稱。
采訪中,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生產企業下調報價是弱預期下主動去庫存的策略,俗稱“降價促銷”。事實上,今年來 ,尿素廠家報價最早從3月下旬便開始了下調。
“由于上游煤價持續大幅下跌,主流區域部分企業成本降低,通過降價搶訂單。”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田欣沅表示,而實際4月內需消費不及預期,出口也因內外價差倒掛縮量,致使部分非主流區域企業庫存逆季節性快速累積。4月中旬非主流區域企業也開始大幅降價促銷,五一節前下游提前備庫現貨有所企穩,但節日過后非主流區域企業主動大幅降價,開啟新一輪降價促銷。“5月中開始內外價差修復,出口訂單增加,月末印標消息刺激夏季肥集中補庫,整體訂單明顯好轉,現貨價格6月初出現大幅反彈。”田欣沅如是說。
近一周來,尿素工廠之所以又出現大幅且快速下調,還是為了吸引訂單,確保不留庫存。
“從供需來看,尿素市場供應恢復迅速,且隨著農需的推進,需求也將弱勢,市場供大于求,煤炭再次回調,成本端也無支撐,國際價格再次下滑,印標也并未帶來支撐。”齊盛期貨分析師蔡英超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廠家選擇了調價這一舉措。
據記者了解,尿素廠家價格的下調,一方面反映出供應維持高位水平,另一方面反映需求逐步走弱。
田欣沅介紹說,尿素市場壓力在于2023年尿素產能明顯增加,而內外價差由于海外天然氣價格跌幅遠高于煤價,大幅收窄,使得外需大幅下降,內需不及預期,與供應端的擴張形成錯配。“對企業而言,高庫存調節要么降價搶市場,要么以銷定產主動調節產量,總體對企業利潤端壓力較大。”她稱。
“尿素廠家調整報價反映出當前市場對高價格接受程度不高,需求仍舊偏弱。”劉書源介紹說,一是尿素日產增量預期提高。截止6月8日,尿素日產在17萬噸附近,加之部分企業新增產能計劃6—7月投產,尿素供應預期整體偏寬松。二是需求方面,山東、河南等地進入麥收時節,農需采購有所放緩;復合肥廠集中大單采購大多已結束,7、8月后國內逐漸進入農業需求淡季,整體需求疲軟。三是關于印度招標,國內現貨價格對比國外價格仍舊偏高,印標對國內尿素價格的提振或許有限。
“從盤面走勢來看,對于現貨價格的下調有一定體現,此外,也體現出未來供應壓力的提升以及需求短時結束。”蔡英超認為,目前在主導尿素盤面的邏輯中,宏觀面大于短時基本面。“一個是原料端的邏輯,煤化工在交易煤炭不斷下滑,成本動態下移,二是經濟弱勢邏輯,經濟大勢仍然較差,同時又無明確刺激政策出臺,宏觀資金在繼續交易經濟衰退邏輯,第三個才是對應基本面供過于求的趨勢。”他稱。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尿素作為周期品,由于產能處于擴張期,而需求不及預期,目前處于主動去庫存階段。
“市場將淘汰部分高成本產能調節供需平衡,這將導致尿素價格有頂沒有底。”田欣沅表示,尿素價格底部的出現要么在需求有明顯增量,要么行業洗牌完成,把握后期走勢需重點關注高成本產能的成本。
“當前尿素市場的利好整體有限,需求方面基本維持弱勢。”劉書源表示,隨著7月后國內逐漸進入農業需求淡季,復合肥的用量會有明顯下降,追肥的進度也會分散化,農需提振逐步弱化。此外,成本端可以關注夏季高溫是否會對煤價有一定提振,但目前來看,高供應之下,煤價也表現得易跌難漲。
同樣,在蔡英超看來,尿素下跌趨勢仍未結束,2023年仍然定義為新一輪下跌周期的元年,預計現貨仍會繼續探尋新低。即便如此,但市場中的利好支撐依舊會存在。“比如階段性的農業需求,夏季結束后,下一輪將秋季肥農業需求,同時復合肥的生產也會帶來支撐,雖當前其隨著高氮肥的生產結束,開工呈現下滑,但是后期秋季小麥肥的生產仍會帶來利好。”蔡英超認為,尤其是四季度,市場需關注氣頭是否會減產帶來供應減量的利好支撐。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