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越來越多的省級、市級餐飲類協會、機構加入到制止餐飲浪費的隊列中。與此同時,各地密集公布了一批制止機關食堂餐飲浪費的實施細則。
人們的生活水平從溫飽到全面小康,從吃飽到吃好,但并不意味著就可以大手大腳地鋪張浪費。一碗飯,一盤菜,皆來之不易。事實上,我們的社會財富再豐富,也架不住無盡地揮霍浪費。無論是國家大家庭,還是個人小家庭,都當繼續發揚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常思饑時苦,不忘餓時憂,堅決制止餐飲浪費。
制止餐飲浪費,要刪繁就簡。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習俗讓我們的飲食文化燦若星辰,紛繁復雜。這背后,有做工的精良,有食材的精挑細選,還有烹飪過程的極其考究。與之相伴的,有飯菜的色香味俱全,令人流連忘返,但背后也有著驚人的浪費。因為食材只選擇了最精華的部分,其他部分被棄之;煎炸燉炒鹵燜,花樣繁多的廚藝背后是餐飲成本的極大消耗;再加上一道道菜的漫長烹飪過程,更需要原料及燃料的大量支出。這些餐桌上不見的浪費,是該改改了——不妨從講究色香味之繁,走向營養健康之簡。
制止餐飲浪費,要公私兼顧。我們從來不懷疑機關食堂在落實上級要求制止餐飲浪費時的決心和行動力。從制定管理實施細則,到餐桌飯菜品種及配給的改變,以及考核獎勵辦法的施行,其行動迅速而執行有效,能起到一個很好的風向標作用。反倒是,千家萬戶的家庭小廚房,需要重新喚醒節儉之德。老一輩,從小養成了節約的習慣,不用太擔心他們的餐飲浪費。但生活在衣食無憂的年輕一代,有時甚至有“花錢買我高興”的想法,必須予以糾正。制止餐飲浪費,要機關食堂的行動,更要社會家庭積極參與,重塑勤儉家風,不鋪張,不浪費,管好每一個家庭小廚房,也好減少餐余垃圾;節約飲食成本,正好可以去進行其他文化消費。
制止餐飲浪費,要持之以恒。行政倡議,機關食堂響應,社會餐飲業和家庭參與,制止餐飲浪費的行動必定能在短時間內形成不小的聲勢和影響力。做到一時節儉不浪費,并不是特別難的事情,但難就難在把節儉不浪費變成一種生活習慣,甚至是一種下意識的行為。更何況,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下,制止餐飲浪費,需要來一次全民行動,持續升溫并長期保持,也好逐步改變人們的口食之欲。制止餐飲浪費,不能少了激勵、懲罰等管理舉措,以樹良好的社會風氣和行為規范;制止餐飲浪費,公共餐飲業都要有行動,家庭小餐桌也要參與;制止餐飲浪費,要有成人世界的醒悟,也要有孩子對節約的全新認知。
制止餐飲浪費必將成為新常態,讓節約成為一種態度、一種新時尚,一路倡議,一路響應,一步一步向前進。
王玉初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