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李藥業2025年8月7日晚間發布了2025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公告顯示,甘李藥業實現營業收入206,679.56萬元,同比增長57.1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368.06萬元,同比增長101.96%。公告顯示,甘李藥業上半年延續了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并重的策略,兩條賽道同步放量。
國內市場全面鋪開實現量價齊升,四代胰島素與GLP-1均進入研發“沖刺期”
甘李藥業是中國領先的生物制藥企業。中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甘李藥業國內收入為18.45億元,同比增長55.28%,其中,國內制劑銷售收入為18.02億元,同比增長57.09%,已覆蓋醫療機構4.5萬家。受益于2021年專項集采和2024年接續集采兩輪政策紅利,甘李藥業成功撬動了更大的市場份額。
隨著胰島素集采續簽后的深度執行,甘李藥業依托市場覆蓋優勢深耕各層級市場。接續集采首年采購協議量較首次集采增長32.6%,產品價格亦有合理回升。量價齊升推動收入增長,其中銷量增長貢獻收入3.85億元,價格增長貢獻收入2.70億元。
回顧參與集采的這幾年,甘李藥業的底氣來自技術積累,這得益于持續高研發投入。中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達5.5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26.70%,資金主要用于糖尿病治療與創新型藥物開發兩個領域。
在糖尿病診療藥物領域,甘李藥業自主研發了多款中國首個三代胰島素類似物,產品覆蓋長效、速效、預混三個胰島素功能細分市場。同時,甘李正積極布局第四代創新胰島素,預期可實現減少注射頻次、提高患者長期用藥依從性。目前,第四代基礎胰島素周制劑GZR4注射液已在國內進入III期臨床實驗,歐美已獲批I期臨床實驗;另一款四代預混雙胰島素復方制劑GZR101注射液已完成國內II期臨床實驗。公司的多款創新藥物有望為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療選擇。
在代謝疾病創新藥領域,甘李藥業已差異化入局GLP-1賽道。其創新藥博凡格魯肽(GLP-1RA雙周制劑)針對2型糖尿病及超重/肥胖適應癥,國內III期臨床正加速推進;在美國,與替爾泊肽“頭對頭”的II期肥胖/超重研究亦已啟動。雙周一次的給藥頻率顯著提升用藥便利性,全球尚無同類產品獲批,博凡格魯肽有望成為全球首個上市的GLP-1RA雙周制劑。
此外,甘李藥業持續加碼創新藥研發,深耕內分泌代謝、心血管等核心治療領域,旨在推出更多高質量、差異化的治療方案。一旦獲批上市,這些新藥將進一步擴充產品管線,構建多點驅動的利潤增長格局。
海外業務擴張同比增長74.68%,國際市場商業化能力加速全球性戰略兌現
受益于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推動,眼下中國創新藥的國際化步伐正日益加快。作為成熟的生物制藥企業,甘李藥業的海外布局正在穩步推進。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產品已獲得60余項國際注冊證書,三代胰島素的全球矩陣逐步完善。中報顯示,同期公司國際銷售收入達2.19億元,同比增長74.68%。
這一海外業績表現,源于甘李藥業堅持開放共贏的國際化路徑。2025年上半年,甘李藥業甘精、門冬及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在馬來西亞獲批;4月,甘李藥業作為MAH自主研發的甘精胰島素卡式瓶劑型在巴基斯坦獲批,成為該國唯一實現甘精胰島素雙劑型首仿突破的生物制藥企業。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甘李藥業在巴西市場實現了系統性戰略升級。今年5月,巴西衛生部部長代表團和本土企業代表到訪甘李藥業總部,共同簽署巴西國家公共衛生體系PDP項目合作意向書,使甘李藥業成為首個進入巴西PDP醫藥項目的中國藥企。
國際項目的成功落地,正持續提升甘李藥業在全球市場的品牌影響力與認可度。市場普遍認為,2025年是中國制藥行業從“跟跑者”向“并跑者”“領跑者”轉變的關鍵節點。甘李藥業若能乘勢而上,依托在研管線的持續突破和出海戰略的縱深推進,將不斷夯實龍頭地位,并帶動中國藥企在全球市場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同步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