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加州鱸產業鏈年會暨第四屆中國加州鱸產業論壇華南站17日在佛山南海區九江魚花產業園區內舉行。九江鎮人民政府鎮長張厚祥表示,目前該鎮共有魚苗場70多家,從業者近800戶,年生產淡水名優魚苗超過1000億尾,其中加州鱸孵化量全國第一,遠銷東南亞、東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加州鱸是中國最具成長性的水產養殖品種之一,2020年全國養殖產量超過50萬噸,并在全國形成星火燎原之勢。
九江鎮1984年引入加州鱸養殖,并對魚苗進行自主孵化,至今已有37年。九江在孵化、培育、養殖、營養、病害防治、物流配送、產學研等各環節始終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在佛山市內逐漸帶動了順德、高明、三水等地的部分鎮街形成養殖集聚區。
據張厚祥介紹,目前,九江鎮水產養殖面積達3.44萬畝,水產養殖年產量超10萬噸,是全國加州鱸養殖主產區之一。近年年均淡水養殖總產值超14億元,每天都有成億尾魚苗從這里游向全國各地。
據統計,2019年九江鎮加州鱸種苗孵化培育量約占全國60%,是全國加州鱸種苗繁育中心,是全國加州鱸集散中心。
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如何實現九江淡水魚產業的健康發展?佛山龍頭農業企業負責人、九江養殖戶潘佳雄認為,要盡快規范行業,制定標準,輸出優質產品與技術。
為推動魚苗產業高質量發展,早在去年6月,九江鎮就啟動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并攜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共同籌建現代農業產業研究院。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成后,將傳統培育魚苗技術與現代先進技術相結合,培養更多優良品種的魚苗,讓九江魚苗科研成果就地轉化,進一步打響九江魚花品牌。
從2020年開始,九江鎮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合作,啟動加州鱸魚良種選育的工作,在“優鱸1號”基礎上,培育出“快大型,抗病毒”的新一代種魚,目標是生產周期普遍縮短兩成以上,魚苗平均存活率從65%提升至85%。
九江鎮河涌水網發達,生態環境優美,養殖業歷史悠久,素有“中國淡水魚苗之鄉”之稱,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佛山桑園圍”的重要節點。 (記者 程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