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十四五”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發展專項規劃》。《規劃》指出到2025年,福建省將基本實現低溫、準低溫儲糧,全省縣級以上中心糧庫、儲備糧代儲點智能化改造全覆蓋,形成全省糧食儲備信息化“一張網”。
《規劃》提出,福建省將通過建設糧食安全保障示范區、倉儲物流現代化發展示范區、優質糧食工程示范區構建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保障體系。通過建設1個全省性應急物資保障基地、2個省級應急物資保障中心、6個市級物資儲備應急保障庫和數個縣級物資儲備應急保障庫,福建將形成“1+2+6+N”省市縣縱橫應急物資儲備保障網絡。
《規劃》指出,福建省“十四五”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在發展方向上突出融合發展。發揮福建多區疊加的區位優勢,以福州、莆田和泉州、廈門為中心,建設資源互補、設施共享的一體化應急保供基地,加強兩岸產業合作,逐步形成輻射浙、粵、贛,銜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面向中西部的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新格局。
《規劃》還明確,福建省將以數字技術保障糧食安全。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數字儲備建設,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推進實現全程動態實時監控和穿透式監管,守住管好“八閩糧倉”。
此外,福建省將加強糧食物流體系建設。利用港口優勢,積極對接國內糧食“北糧南運”和國際糧食進口貿易,推動引糧入閩和向外輻射,打造福州、廈門(漳州)兩個國家級物流樞紐。以國家級物流樞紐為核心,對接福建省“海絲”核心區建設,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重要通道,強化海公鐵多式聯運功能,聯通沿海糧食流入和中歐班列物流,搭建向東連接東南亞、向西橫跨歐亞大陸的國際海鐵聯運物流雙向新通道;逐步完善 “三縱六橫兩聯”糧食物流骨干網絡建設,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通道+樞紐+網絡”物流運作體系。
(總臺記者 林舟 馬寧 畢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