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27日,2023亞布力論壇第十九屆夏季高峰會在深圳召開,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出席并演講。
管濤在演講中表示,高層定調中國疫后經濟恢復是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這個過程表現為三個阻力以及三大動力。
(資料圖片)
三大阻力為:
第一,疫情的疤痕效應。對企業、對家庭包括對地方政府都帶來比較大的影響,對資產負債表、現金流的修復不是一蹴而就的。
第二,整個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嚴峻。一方面經濟的原因,比如美聯儲的緊縮還在延續,它對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的影響還在進一步顯現。再加上地緣政治因素,國際貿易和投資放緩,不僅僅是中國面臨的問題,全世界都面臨類似的問題,中國出口負增長了,整個全球的貿易也是負增長,再一個,就是主要央行的貨幣緊縮造成的這種反通脹帶來的大宗商品價格回落。
第三,中國新舊增長動能的轉換需要時間。房地產的問題、地方政府債務的問題,過去無論是房地產還是債務驅動,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年我們采取了一些治理的措施,不論是對地方政府債務還是對房地產進行調控。新的增長動能沒有培育起來之前,舊的增長動能減弱,有可能對當前的經濟帶來下行壓力。當然在一定程度上孕育著重點領域的風險,比如房地產繼續增長的重要引擎同時也是財政金融的重要來源,國家也是高度重視。
三大動力為:
第一,中國不論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都還有一定空間。
第二,新的增長動能還在逐步地培育。
第三,通過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
最后,管濤稱“悲觀者可能永遠是理性的,但是樂觀者才可能保持前行。在這樣一個比較動蕩的環境里,對企業家來講,要根據自己擅長的東西,立足主業,去尋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