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衛生院還僅由7間平房,醫護人員8人組成,僅能治療頭疼腦熱。”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胡林家鄉衛生院院長周武對比前后發展說,如今,占地521平方米的綜合樓拔地而起,醫護人員增加至27人,電腦等先進設備齊全,1.4萬村民家門口便能就醫。
從醫20年的周武談及村民就醫情況時表示,因為交通落后和信息閉塞,以前山區村民看病,往往租借摩托車或者面包車,翻越山丘,前往縣城醫院就醫。而民眾對于衛生院的認知,僅停留在賣藥層面上。
臨夏州所轄積石山縣是甘肅省唯一多民族自治縣,也是國家級貧困縣。自1998年起中國國務院僑辦(簡稱:國僑辦)開始定點幫扶,2018年機構改革實施后,中央統戰部繼續支持和幫扶該縣脫貧攻堅,22年來共幫助落實捐資、引資及捐物折價1.27億元,2019年,積石山順利脫貧。
同時,中央統戰部從領導到一般公務員,大家都親切稱積石山為“咱們的積石山”。
2004年,國僑辦聯系銜接港商孫福林,捐資新建了胡林家鄉衛生院,交付使用已有16年,擔負著轄區1.4萬人的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和公共衛生工作,2019年,門診量8千多人次,住院721人次。
2016年,孫福林之子孫曦看到父母的名字鐫刻在衛生院門頭時非常感動,拿出手機拍了一張發給母親。同時,以父親名義成立了基金會,并向胡林家鄉衛生院再次捐贈了價值10萬元的醫療設備。
周武告訴記者,除提供資金、醫療設備支持外,還獲得了醫護人員培訓機會,并與蘇州九龍醫院簽訂了共建協議。
如今,胡林家鄉衛生院一改昔日“土氣”面貌,同時,得益于醫療環境改善,該鄉衛生院還借助互聯網,與蘭大一院等醫院開通“線上治療”,讓村民在家門口就享受到了與省、市級醫院同質化、優質的醫療服務。
周武舉例說,高級醫師通過信息共享,可及時為患者進行診斷并反饋,村民不再需要來回奔波便能獲取診斷結果。隨著分級診療的推行和就醫環境改善,胡林家鄉衛生院有了進行康復醫療的資格。
2019年,中央統戰部協調浙江傳化慈善基金會捐資500萬元,幫助積石山新建村衛士室20所、維修村衛生室20所,為50所村衛生室配齊醫療設備。同時,又為該縣建檔立卡貧困戶防止返貧大病醫療基金會注入資金300萬元,為128戶建檔立卡戶大病患者報銷259.35萬元。
“民生為本,統籌協調,不斷提升民眾幸福指數。”積石山縣縣長馬尚文表示,下一步,該縣將健全完善公共衛生體系,推進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建設,改造提升村衛生室,加強人才引進和培訓。(艾慶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