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記者 侯佳欣
(資料圖)
2023年1月16日,先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該公司抗新冠病毒創新藥先諾欣(先諾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新藥上市申請(NDA)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藥品特別審批程序受理,獲批上市后將用于輕型和中型新冠病毒感染(COVID-19)成年患者的治療。
“國產抗新冠口服藥賽道的競爭日趨激烈。”1月17日,藥盾公益基金理事解奕炯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小分子口服藥憑借在直接抗病毒效果、用藥成本及儲運條件等方面優勢,被認為是抗擊新冠疫情最直接的武器。目前,除了先聲藥業之外,真實生物、眾生藥業等數十家企業都在抓緊研發新冠口服藥物。
先聲藥業研發人員正在進行研發,先聲藥業供圖。
國產新冠口服藥進入沖刺階段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梳理,目前已有3款新冠口服藥上市,分別為輝瑞的Paxlovid、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默沙東的莫諾拉韋。然而,市場需求還遠遠未得到滿足,仍存在斷貨缺貨的局面。
在市場迫切需求的同時,國產在研的新冠口服藥已排起長長的隊伍。
此前,真實生物、君實生物和開拓藥業三家藥企棋逢對手,均進入臨床Ⅲ期試驗。緊隨其后的第二梯隊中,先聲藥業、科興制藥、亞盛醫藥、眾生藥業、歌禮制藥、云頂新耀、綠葉制藥、復宏漢霖、神州細胞等眾多藥企正紛紛排隊進入臨床階段。
然而短短數月,市場格局已出現新的演變。
開拓藥業去年4月宣布成功的Ⅲ期臨床試驗因雄激素受體的作用機理一直受到業內質疑。君實生物去年5月完成“頭對頭”輝瑞PaxlovidⅢ期臨床試驗結果后至今亦仍未獲得批準。當時的第二梯隊如今已有后來居上之勢。
近日,先聲藥業、眾生藥業、廣生堂相繼披露了最新進展。以先聲藥業為例,16日最新公告宣布,新藥先諾欣新藥上市申請(NDA)獲國家藥監局以藥品特別審批程序受理。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據“江蘇藥品監管”公眾號消息,先諾欣預計最快于今年2月獲批上市。
“如果先諾欣能夠盡快獲批上市,對患者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解奕炯稱,國內目前可供選擇的抗新冠藥比較有限,其中進口藥物的價格也相對高昂,很多普通家庭難以承受。國產抗新冠藥的出現,能夠滿足更多脆弱人群的用藥需求,為患者提供了更加多元的用藥選擇,更好地保護了民眾的生命健康。
解奕炯進一步表示,從全球來看,目前已經上市的抗新冠口服藥物中,依舊是國外的藥物主導著市場。不過,盡管國外的抗新冠口服藥物搶占了先機,但仍然有很多的市場空間可以被挖掘。據西南證券預計,全球抗新冠口服藥物市場規模為數十億至上百億美元。國產企業在抗新冠口服藥物領域,仍然是有很大發展空間的。
多款口服藥能否阻擊新冠?
解奕炯介紹,目前,全球抗新冠藥物主要集中在兩大主流靶點,分別是3CL和RdRp。其中,輝瑞的Paxlovid、日本鹽野義的Xocova等藥物作用靶點均為3CL,而默沙東的Molnupiravir、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等藥物作用靶點為RdRp。
“先聲藥業的這款新冠口服藥主要以3CL蛋白酶為主要靶點。”解奕炯稱,3CL是在冠狀病毒中發現的主要蛋白酶,在病毒復制過程中不可或缺,抑制這一位點的蛋白水解,將使新冠病毒復制所需要的蛋白無法產生,進而抑制病毒復制,相當于扼住了新冠病毒變異株的“咽喉”,從源頭上讓病毒失去了感染正常細胞和擴散的能力。
不過,解奕炯也提醒,無論是進口的抗新冠口服藥,還是國內上市的抗新冠口服藥,從特性上來說,都存在著研究不夠充分、功能有待挖掘的問題。此外,在藥物風險上,也有待進一步觀察。
“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無論哪一款抗新冠口服藥,都是對新冠疫苗作用的補充。”解奕炯稱,從某種程度上說,所謂的新冠特效口服藥,更多地是感染后的一種“補救措施”。對于新冠病毒,最有效的防控措施仍然是接種疫苗所帶來的免疫保護。
對于未來的抗新冠口服藥市場,解奕炯持積極態度。
“預計未來我們會看到更多的國產抗新冠藥獲批上市。”在他看來,隨著愈來愈多的企業加入到新冠藥物的研發工作,以及獲批上市,價格方面的優勢將會成為未來競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