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潔 通訊員 吳杰 衛旋
記者8月9日從北京市衛生健康監督所了解到,北京強降雨災情發生以來,該所迅速成立市級督導組,聯合屬地監督機構排查供水設施衛生隱患,7月29日至今,市衛生健康監督所已出動監督員1826人次,深入鄉鎮對各類供水單位進行水質檢測及消毒指導工作。期間,調派全市其他五個區的衛生監督骨干力量,組建十個工作組對門頭溝區全區二次供水單位開展全覆蓋監督檢查和水質快速檢測,全力排查水質衛生安全隱患。
圖為8月8日,北京市衛生健康監督所執法人員赴門頭溝地區補壓井,對泵房供水設施進行全覆蓋監督檢查。
據介紹,災情發生以來,北京市衛生健康監督所對于受災影響較大地區,加強市級統籌支援,派駐人員現場指導,要求各區衛生監督機構24小時應急值守,及時應對突發飲用水事件,全力保障全市市民飲用水衛生安全。其中,重點對全市公共供水、簡易自來水供水、自建設施供水、二次供水等供水單位的供水安全和供水水質情況進行督導檢查。針對門頭溝區受災情況,衛生監督部門于8月5日完成了市區對接,并會同疾控部門混編成組,8月6日就完成了136處二次供水設施的拉網式監督檢查、快速檢測和應急檢測。現場快速檢測余氯、渾濁度等水質關鍵指標均合格,實驗室水質檢測結果待出,監督檢測覆蓋率達98%。
此外,北京全市衛生監督機構還按照不同供水類型和受災情況,對飲用水供水單位進行分情況、抓關鍵地監督指導。針對修繕中的集中式供水單位,督促水廠盡快修復水質消毒設備和供水管網,保證水質消毒效果,監測供水范圍內末梢水水質;針對確定已發生污水倒灌、被淹的自備水源井要求組織專業隊伍進行水井、蓄水池、管網等供水設施的清洗消毒工作,連續兩次水質檢測合格后方可恢復供水。在監督檢測的同時,衛生監督人員還積極開展宣傳引導,提示居民在暴雨汛期,不要喝來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不要用來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漱口、洗菜等,將居民安全飲水意識落到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