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賦能鄉村振興,產業導向助推人才“引擎”。據了解,在重慶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以來,合川區以科技創新支撐鄉村振興為主線,以產業發展為目標,秉承一手抓生產,一手抓科研的理念,按照“雙向選擇”原則,從西南大學、重慶市農科院等高校院所選派畜牧、經果、水產、農產品加工等方面的市級科技特派員31名; 從合川區農業農村委、區畜牧中心、區經作站、區蔬菜站等部門選派農、林、水、牧、生態環境、農機智能化等方面的區級科技特派員40名。71名市區級科技特派員努力當好“三大員”,積極將科學技術帶進農村、企業,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為合川區特色優勢產業打造,助力鄉村振興發揮著積極作用。
爭當科學技術指導員
目前,合川區科技局已向30個鎮街下發《合川區科技特派員服務卡》,推行科技特派員線上+線下24小時服務模式,提供現場+電話+網絡多形式全方位的技術指導,為區內有需求的種養大戶免費提供咨詢服務。
據介紹,2021年以來,科技特派員開展生豬疫病防控技術、輕簡化栽培技術、優質肉牛養殖關鍵技術等線下技術服務102場次,線上遠程指導1300次,解決技術難題102項。針對農村勞動力短缺問題,著重開展農業生產效率提升問題機械裝備研究,成功研制了施肥旋耕平田開溝播種一機化裝備——稻田溝廂復式播種機,田間作業時間僅為人工育苗移栽時間的1/10,機插秧時間的1/2,并在生產上推廣應用;開展合川白山羊種質資源特質挖掘與遺傳多樣性評估,優化核心群結構,建立以分子標記為依托的親緣選配技術體系,保障合川白山羊資源科學化保種的基礎上,提高本品種提純復壯與遺傳改良進程,降低種群近交與瓶頸效應風險,整體種群生長速度提升約8%、能繁母羊繁力提高約15%左右,斷奶羔羊成活率達95%(居全市前列)。
2020年開始,合川區科技局連續兩年組織科技特派員與遂寧市、潼南區、銅梁區科技特派員共同組建涪江流域科技特派員精英團隊,深入各地農業主導產業基地開展科技咨詢指導服務活動,解決區域內重大技術問題,為區域農業主導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努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科技工作邁上新臺階。
爭當創新創業輔導員
科技特派員充分挖掘自身工作潛能,發揮資源效能,聚焦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及時提供技術幫助,同時根據聯系企業所在地資源和產業優勢,在產業鏈各個環節開展創業指導和服務。
2021年以來,科技特派員協助派駐單位重慶市合川區渭沱鎮化龍合作社申報國家林業局林業科技推廣項目“鐵皮石斛林下仿生種植技術示范推廣”和重慶市科技興林項目“淫羊藿林下仿生種植技術研發與應用”等科技項目2項。幫助派駐單位重慶財億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參加申報的畜禽養殖糞污水體安全離質化循環利用綠色安全產業鏈項目,獲得2021中國(重慶)農產品加工業創新設計大賽優秀獎。
截至目前,科技特派員已引進推廣新品種50個,新技術43項,培養技術骨干93人,申請專利15件,獲得授權6件,其中發明專利4件,實用新型專利2件。
此外,科技特派員還幫助建設“何鋼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太麻佬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協助企業啟動農產品加工終端產品開發和品牌創建,協助龍鳳鎮政府成功申報國家甘薯地標作物品牌“龍鳳紅苕”,向上爭取合川畜牧產業發展資金3500余萬元,支持合川生豬豬場建設、養殖糞污處理及設施建設、生豬良種補貼、種質資源保護等。
爭當政策普及宣傳員
根據《合川區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合川區鼓勵支持科技特派員每年到鎮街、企業開展科技宣傳、技術推廣等服務,引導科技特派員把科技宣傳作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以多種形式向群眾宣傳科技支持政策、產業扶持政策、鄉村振興優惠等,切實提高群眾的農業生產技術水平。
通過建立培訓基地、舉辦專題培訓等方式,合川積極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的推廣普及,著力提高群眾的科技素質、職業技能、經營能力,著力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的“田專家”“土秀才”和“鄉土科技帶頭人”。
據介紹,2021年以來,科技特派員通過1+1,1+N和N+1三種服務模式,到30個鎮街132家企業實行單個服務與組團服務,開展蔬菜種植、農業機械安全應用、動物疫病防控、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宣傳及培訓200余場,培訓農民20000余人次,培育基層技術骨干336人,發放技術資料10000余冊。推送科普信息320條,市級媒體報道16條,中央級媒體報道1條,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有效形成科技創新宣傳引導效應,實現科技服務的規模化、社會化。(記者 姜力菘 通訊員 向梅)